放大圖片
■清溪全景圖。
這兒不僅是「中國最美小鎮」和「中國最佳休閒小城」,還是「民生貢獻傑出城市之中國最宜居城鎮」。這兒三山環抱、五水擁城,不僅毗鄰港澳,還與深圳、惠州兩市接壤,擁有絕佳地理位置。這兒不僅重視工業發展,更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在充分保護和利用生態環境優勢資源的前提下,培育有利GDP增長的生態旅遊經濟。這兒就是位於東莞東南部的魅力小鎮-清溪鎮。
2013年,清溪鎮在堅持穩中求進的基調上,全鎮生產總值達到172億元,同比增長11%,是8年來首次高於全市平均水平。與此同時,清溪鎮積極承接深圳優質項目轉移,引進3個校地產業化合作項目和20宗5000萬元以上項目,在此基礎上,2013年清溪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4.6億元,同比增長12.8%,是6年來增長最快。目前,清溪鎮在東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正努力建立「內暢外聯」的立體交通體,為清溪的下一步轉型發展、高水平崛起打下堅實基礎。■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蕾 東莞報道
春季踏青賞花 夏季摘果乘涼
提起清溪鎮,很多人會聯想到每年3月份在此舉行的「賞花行」,這裡有神秘的禾雀花、華貴的萼儀花、清秀的莞香花、甜美的潤楠花......每到百花盛開的季節,來到清溪鎮的遊客不僅能盡情投入到花海中,賞百花的曼妙身姿,品馥鬱的芳香,還能與清新的空氣來一場浪漫的「肌膚」之親。
沒錯,清溪鎮不僅擁有200多畝禾雀花群落,2000多畝萼儀花林,1萬多株野生莞香樹,更重要的是,還是東莞負離子含量最高、空氣最清新的地方--負離子含量達44664個/立方釐米。
生活在高樓林立中的都市人,呼吸着PM2.5超標的空氣,視野範圍內看到的除了高樓、汽車,就是修整得極為規整的植被,像清溪鎮這樣的花海綠洲,是多少人在內心深深的嚮往。在今年剛過去的「第四屆清溪賞花行」中,清溪森林公園、大王山森林迎來了數十萬遊客,其中不乏有居住於清溪鎮的港人家庭。
「以前觀賞禾雀花得去到清遠,最近幾年才知道,清溪也有野生禾雀花群落。」來自深圳的王先生告訴記者,清溪地處深莞惠三市交界點,在博深高速開通以後,從深圳到清溪僅需半個小時,每年3-5月,自己便會帶上妻兒前往清溪的兩大公園賞花觀鳥。「夏季也可以到清溪生態農業產業園品嚐鮮果,那裡有木瓜、葡萄、蓮霧、鳳梨釋迦、火龍果、四季芒果等近十種進口水果品種,十分適合親子遊樂。」
百年楠木莞香 四季飄香
據介紹,清溪大王山森林公園是廣東欣賞禾雀花的最佳景點之一,這裡野生禾雀花群落的面積有200多畝,這些禾雀花樹齡古老,樹藤粗逾人臂,非常罕見。每年的三四月份,大王山漫山遍野的禾雀花就會競相開放,一串串酷似禾雀的花朵迎風搖曳,極具觀賞性。
除此之外,清溪森林公園也是遊客賞花娛樂休閒的不二去處。這裡層巒疊嶂、碧水縈繞、溪谷幽深、竹木蒼翠、鳥語花香,山上時常雲霧繚繞、雲雨變幻萬千。區內既有雄奇瑰麗、變幻多姿的東莞第一瀑,又有藤垂懸崖、深蔭翳日的楊橋景區,還有怪石嶙峋、姿態萬千的紫煙閣,以及爆石奇觀、湖影山色、潤楠滴翠、儀花勝景、禾雀爭鳴、紅楓秋色等各具特色的景點。
事實上,清溪鎮還擁有「植物王國,雀鳥天堂」的美名。兩大森林公園園區內除有華南五針松、潤楠、短萼儀花、紅花荷、禾雀花等特色各異的植物群落以外,還有穿山甲、蟒蛇、野豬、貓頭鷹等各種野生保護動物。到目前為止,共發現植物1500多種、鳥類90多種。
而最讓人驚奇的,還是清溪鎮擁有數千畝「無價之寶」--楠木、莞香群落。在清溪森林公園潤楠步道,全長2.5公里的道路附近種植有4000多畝潤楠群落,是東莞面積最大的天然潤楠群落。遊客穿行於海拔七八百米的深山老林,沿途古木參天、樹木千姿百態,撲鼻而來的是陣陣清新的花味,使人精神氣爽。在清溪莞香園,保留着迄今為止東莞市最古老、最原始的野生莞香群落,園內現存天然野生莞香1萬餘株,其中還有一株樹齡約200年的老樹,該樹曾在「綠在東莞」十佳美樹評選中被評為「東莞第一美樹」,如此特別、如此珍貴的植被又怎能不去參觀。
發展工業與保護生態並重齊行
如果覺得清溪只注重保護生態環境而忽略經濟發展,那就錯了。近年來,清溪鎮在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大力發展本土特色文化,加強生態項目的建設,如清溪森林公園、生態農業園等。作為IT產業發達的清溪,在工業與自然生態間找到了平衡點,讓IT產業在清溪的青山綠水間紮下了根。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騰飛的工業經濟並行成為清溪發展的一大趨勢,該鎮在推進產業升級過程中,始終堅持把產業轉型升級與生態保護相結合。
正如清溪鎮委書記黃宇富所言,清溪要利用自身優勢,堅持環境制勝,充分利用和保護好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科學合理的開發好生態旅遊資源。同時,積極主動落實珠三角《規劃綱要》,全力推動並融入深莞惠一體化發展,積極引進產業鏈缺失環節和龍頭型企業、高新型企業、產業配套型企業,重點引進深圳龍崗擴容後需要轉移的高端產業,充分接受深圳的輻射帶動。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力打造宜居清溪。
盤活生態資源 堅持工業強鎮
據了解,在清溪鎮委鎮政府的努力下,去年清溪鎮實現了經濟提速、轉型加速的良好勢頭。全鎮生產總值172億元,同比增長11%,是6年來增長最快,8年來首次高於全市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4.6億元,同比增長12.8%,是6年來增長最快;固定資產投資額31億元,同比增長22%,是4年來增長最快;各項稅收總額28.2億元,同比增長34.9%,是5年來增長最快。
這樣的成績,得力於清溪鎮在盤活自然生態資源、發展工業強鎮上的諸多政策。據悉,清溪盤活自然生態資源,目前初步形成了以清溪湖、生態農業園、森林公園為主要載體的生態旅遊體系。而在工業強鎮方面,清溪鎮把優先發展光電通訊產業集群、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放到重要的戰略位置,夯實業已形成的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和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
「提振第三產業,引導和鼓勵民間資本投入發展商業、房地產業以及與工業配套的服務業,大力活躍商業氛圍,致力打造現代城鎮中心商務圈。培育生態農業,繼續完善森林公園、生態農業園的各種配套,加快制定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的配套政策,逐步打響清溪在生態旅遊方面的知名度。」黃宇富稱,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該鎮已經形成了較強的綜合實力,擁有以電子信息產業為龍頭的堅實工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配套。此外,優美的自然生態資源,日益完善的城市配套功能,深莞惠一體化的加快推進,從莞和博深等高速路網的逐步覆蓋等等,都將給清溪帶來一系列的發展機遇。
前兩季累計投資近10億 提升道路交通建設是關鍵任務
在2013年獲得良好成績的基礎上,2014年,清溪鎮又提出了全鎮生產總值增長10%,鎮級可支配財政收入增長12%;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5%的總體目標。
在今年年初,清溪鎮將2013年引進的重大項目逐宗分解到鎮領導班子、部門負責人負責跟蹤。截至目前,該鎮的明門集團增資項目已納入東莞市重大建設項目,項目2014年投資進度安排為9400萬元,今年1-5月完成投資2686.5萬元,比年度投資計劃超11.9%。除此以外,銘利達、埃米、納特康、華新達、寶隆、金鳳凰、大為等7個項目已投產,興開泰等項目即將投產,上述項目累計完成投資總額約9.3億元。
在大力推動已簽約項目加快落地投產的同時,清溪鎮還積極主動開展招商選資工作,堅持招引高新戰略性產業和成長型實體經濟項目。今年以來共引進內資項目10宗(其中8個是深圳企業向東莞轉移經營或來莞投資擴產項目),合同引資約51億元;引進外資項目18宗,合同引資總額3330萬美元,其中超千萬美元項目1宗。以上項目大部分是成長型實體經濟項目、稅收型的優質項目,10個內資項目中有5個投資額在5億元以上,其中神力能源等多個項目為企業總部項目,年創稅收均達到2500萬元以上。
除此以外,今年清溪還將大力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協助東莞市光電通訊行業協會加快完善架構和規章制度,積極探索建立行業協會與企業間的指導、協調和支持配合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樑和紐帶作用,協調全鎮光電通訊類企業抱團發展壯大,打造清溪光電通訊品牌,形成規模效應。
「當然,今年清溪鎮最重要的任務之一,是動員全鎮上下,全力以赴打贏全鎮道路交通建設的大會戰,提升對外通道,優化內部路網,打造深莞惠新的交通樞紐,加快實現『接深港,通莞穗,全面融入深莞惠半小時生活圈』的目標。」據介紹,今年年初,清溪鎮提出的10個外聯道路項目被納入東莞市市屬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為把握良機,5月5日清溪鎮召開全鎮道路交通建設大會戰動員大會,提出由鎮委書記黃宇富、鎮長梁紹光親自掛帥,全面統籌負責推進各項工作。「必須深拓鎮內交通路網,分期實施多項鎮內道路工程建設或升級項目,進一步打通斷頭路、連通主幹道,確保內部路網與各對外交通道路、高速出入口便捷對接。」黃宇富指出。
引進高校項目 承載清溪轉型夢
2013年,清溪鎮通過積極對接深圳、對接高校,推動「三重」建設,成功引進清華力合雙清、北大智匯谷、華中科大華溪城3個校地產業化合作項目;促成訊滔電子、女人心、大為電纜、神力能源、信佳等10多家實力雄厚的企業總部分步落戶;共推進了5000萬元以上項目23宗,意向投資總額達190億元。
其中,在東莞市委書記徐建華、市長袁寶成和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路鋼等人的見證下,清溪鎮政府與東莞華中科技大學製造工程研究院簽訂的「華溪城」產業園合作框架協議,則意味着清溪鎮為東莞鎮區的城鎮化發展之路書寫了一個樣本--「華溪城」的落戶不僅符合當前東莞市大力推進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目標,也助力清溪鎮為其轉型夢想邁進了一步。
先後引入一批高校合作項目
「行政歸屬東莞,經濟融入深圳」是清溪鎮的轉型夢想。清溪鎮委書記黃宇富無論在什麼場合,都這樣介紹清溪--位於深圳和東莞城市核心一小時生活圈地帶,環境優美,有產業基礎,發展潛力大,有能力以高質量的宜居、宜業環境分流深圳的工作、生活、居住人口,吸引和承接深圳高科技企業和人才的溢出。
正是擁有如此先天環境優勢,後天人文氛圍,在整個2013年年度,清溪引進大批高校合作:先後與清華大學合作共建「力合清溪創新基地項目」、與北京大學合作共建「北京大學滙豐商學院智匯谷產學研基地項目」。其中,華溪城項目第一期正緊鑼密鼓開工中。
建成後年稅收10億元
據了解,華溪城項目第一期選址清溪鎮北環路與清林路交匯處,項目的總面積約300畝,總投資10億元至12億元,計劃於2017年建成。建成後單位面積入庫稅收逐步達到每年40萬元/畝。待整個「華溪城產業園項目」建成後,預計年產值可達百億元,年稅收總額高達10億元。
清溪鎮資產辦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華溪城」將以「立足大格局、推進大改革、建設大平台、發展大產業」為宗旨,引進創新科技資源,培育高科技企業、高端服務業,優化傳統產業結構和佈局,以科技與金融作為雙核動力,吸引深圳溢出企業、周邊升級型企業,初步形成一個立足清溪、面向全球的高端產業集群。雙方共同在基本建設、企業扶持、招才引智、主導產業培育、招商推廣、科技服務、金融支撐、文化教育、環境建設等方面實現與清溪社會經濟發展的共贏。
屆時,園區的建設秉承高品位文化、高水平服務的兩大運營特色;以高端定位、高新技術、低碳生產為建設原則;借力體制機制創新,建成自主創新的重要支點、產業發展的強大引擎、人才聚集的戰略高地、體制創新的成功樣板;圍繞高端電子信息、智慧製造裝備、先進醫療裝備、環保產業及現代服務業等五大主導產業,建設成集研發、企業孵化、人才教育培訓、科技服務、生活居住綜合配套於一體的多功能複合型科技產業園區。
以「華溪城」項目建設為契機 推動轉型升級
東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張科認為,華溪城對清溪、對整個東莞的意義重大,清溪鎮政府與華中科大東莞工研院合作共建的「華溪城」產業園項目,提出了「產業孵化、科技創新」的主題,很符合東莞市當前正大力推進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的目標,東莞市政府將全力支持該項目的建設。
「希望華中科技大學把更多的科研成果投放到該項目中,把更多的科研成果拿到東莞轉化,在東莞實現產業化;希望工研院利用積累多年經驗構建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為科技成果轉化,探索新的模式;希望清溪鎮以『華溪城』項目建設為契機,在通過產學研合作推動轉型升級上,為東莞市積累好的經驗。」 張科指出,清溪的引入高校投資合作,為東莞鎮區的城鎮化發展之路書寫了一個樣本,符合東莞市當前正大力推進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的目標。
發展大交通 構建「內暢外聯」立體交通體系
曾經的清溪,四面環山,因長期交通不便和閉塞而被稱為東莞的「西伯利亞」。為改變這一現狀,清溪歷屆黨委政府付出了艱辛努力:20世紀30年代,清溪修通了通往鳳崗、樟木頭和深圳龍崗的道路,此後這些道路又一再升級改造,成為清溪經濟騰飛的堅實基礎。然而,由於自然地理條件所限,直至目前,清溪仍是東莞唯一一個雖與深圳接壤卻沒有道路直通深圳的城鎮。
為解決這一困境,在今年4月份,清溪鎮委鎮政府領導積極走出去,主動與東莞市財政、交通、發改、路橋總等相關部門,以及塘廈、鳳崗等兄弟鎮街積極溝通、爭取政策支持。目前,工程計劃總造價超過10億元的10項外聯重點道路交通工程已得到落實,其中有 7項為連接環繞清溪鎮的大高速路網配套項目。
屆時,清溪的對外交通落後狀況將得到徹底改觀,清溪至樟木頭、鳳崗將分別有4條通道,至塘廈有10條通道,在清溪鎮內任何一點到高速路口都不會超過10分鐘,清溪也將徹底擺脫「高速孤島」的困境,「連深港、通莞穗、接周邊、全面融入珠三角半小時生活圈」的夢想將變為現實!
受交通限制 區域合作項目進程緩慢
事實上,東莞與周邊城市的交通一直比較發達:博深高速公路主線2013年1月全線貫通,從莞高速計劃2014年建成通車,深圳外環高速計劃2014年動工建設。這些高速均在清溪鎮或周邊經過,將清溪鎮以「井」字形包圍其中。然而,清溪鎮地方公路與這些高速公路連接工程的規劃建設卻進展緩慢,不少省道、縣道是路況較差的水泥道路,不僅經常需要維修,還極易造成交通堵塞, 「望着高速不能上」,是清溪鎮目前對外交通現狀的真實寫照。
受此影響,清溪鎮與外界合作項目一直備受阻力。以深圳為例,近年來深圳市大力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山區片在承接深圳轉出的大項目、大企業方面的競爭也將日趨激烈。清溪鎮憑藉優越的地理區位和優美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許多大項目前來考察,其中80%的項目來自深圳。但因交通路網建設的滯後及多項道路工程遲遲未能落實,導致多個在談大項目往周邊地區流失,多個已簽約的大項目也遲遲未能動工建設。
主動走出去 衝破交通瓶頸
面對以上困境,鎮委鎮政府並沒有怨天尤人,而是主動出擊,積極通過多種渠道向東莞市委市政府反映情況。今年4月1日,東莞市委領導在清溪鎮主持召開了清溪鎮、鳳崗鎮道路交通規劃建設工作會議。重點研究了清溪有關道路建設規劃的情況匯報並作出決定:將清溪鎮提出的道路建設項目上升到全市發展戰略的層面進行考慮,推動清溪融入深莞惠一體化發展。
目前,清溪鎮委鎮政府已確定實施工程計劃總造價超過10億元的10項外聯重點道路交通工程,建設時間為2014年至2017年。其中,省道S358和清鳳公路升級改造工程市政府已經批准實施,並將於近期開工。其餘8項工程也已落實建設資金,計劃於年底前全面動工。以上10項道路工程大部分計劃於2015年底前完工,2017年底前全部完工。
在全力以赴衝破對外交通瓶頸的同時,鎮委鎮政府也高度重視鎮內道路的內暢工作,積極打通「斷頭路」,疏通「瓶頸路」,進一步完善鎮內交通網絡,改善城市面貌,帶動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幸福指數。
「2014年是清溪交通巨變之年,清溪將在打造創業清溪、科技清溪、宜居清溪的旋律下,以公路網、高速網、輕軌、城際軌道為軸線,構建「內暢外聯」的立體交通體系,從而融入深莞惠一小時生活圈。」清溪鎮委書記黃宇富表示。
引進重大項目推進產業調整 優化控制城市開發格局
在今年清溪鎮「兩會期間」,清溪鎮委鎮政府提出主動承接深圳產業轉移,主動拜訪企業總部、大型民企、高新科技企業,今年力爭再引進一批總部型、稅源優質型民營企業,推動內資快發展。清溪鎮認為,重大項目是增強產業實力的基礎,是優化產業結構的載體,是構建「星月爭輝」嶄新產業格局的關鍵。通過側重性對接深圳產業轉移,強化東部兄弟鎮區域協作,加速推動重大產業項目落地,打造清溪製造升級版,逐步樹立起產學研孵化新標杆,建立起商務物流區域新標誌。目前,在已有項目方面,清溪鎮將盡快推進一批大項目的落地。其中明門集團增資項目已列入東莞市2014年重大建設項目;力合「雙清」產學研建設項目、東莞市清溪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項目、智匯谷產學研建設項目、華溪城產學研建設項目、女人心總部廠區建設項目、從莞高速合水出入口與北環路連接線已列入市2014年重大預備項目。接下來,清溪鎮要重點抓好落實,積極將三大校地產業化合作項目轉變為市重大建設項目,致力將產學研項目轉化為實體經濟;跟蹤落實好達成通航產業園、大為電纜集團、納特康電子、神力能源、高端家俱園、金鳳凰等項目的建設。
在項目引進方面,去年以來,清溪鎮洽談的阿里巴巴中國智慧骨幹網、東莞清溪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重大項目,有利於清溪鎮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對外出口,提升區域交通優勢,能極大增強清溪鎮競爭力,帶動其他項目落戶清溪。
此外,如何在城市化進程與生活資源消耗中間找一個平衡,是清溪不斷探索的問題,打造「珠三角的香格里拉」,是清溪未來城市發展的目標。目前,清溪鎮將通過優化控制城市開發格局,科學搭建城市發展支撐,切實保護自然生態資源,推動產城一體化不斷向縱深發展。其中包括:加快推進博深、從莞等清溪鎮及周邊8個高速出入口建設,加緊着手研究論證東莞軌道R4經清溪後與深圳、惠州接駁的相關事項,力爭向市提出有利於深莞惠一體化發展的可行性建議,確保清溪在輕軌時代的起步不落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