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淑梅
女朋友確診零期乳癌,不敢告知年邁雙親,家庭支柱如何面對?她不服氣,才卅歲未婚,起居飲食正常,為何偏偏選中她?是否因大汗、常用止汗劑而導致乳癌?我不懂回答,只有向她推介二○○五年成立,現時有超過二千會員的「香港乳癌基金會」,很快她得到了支援,整個人也放鬆了。
實在,基金會的創會人張淑儀醫生有「乳癌聖手」的稱號,她生適逢時,一九七七年香港大學醫科畢業後,到美國學習,剛遇上美國醫治乳癌的發展黃金期,她將許多新的治療及普查方法帶回來了。當年,患乳癌必須接受全切除手術,然後戴義乳,有過來人幽默說過:「義乳形狀似砵仔糕,朝行晚拆,身心放輕鬆,晚晚夢周公。」但,醫學漸漸進步,張醫生引進了部分切除手術,甚至乳房重建,就是將病者身體背部或腹部的組織用來重建乳房。
張醫生的第一位接受此項新手術的病人是一位護士長,乳房有一粒花生大小的腫瘤,部分切除了,化療、電療十分成功。退休後,依然每年寄上聖誕卡,告知張醫生她不時去買新款胸圍,生活如意。
女性患上乳癌總愛找女醫生,她接觸過不少難忘案例,有年輕婦女不能面對,走上自殺之路,希望丈夫可以找到一位可以為他生孩子的太太;又有年輕媽媽怕見不到子女成長,終日以淚洗面,直至見有過來人,子女長大了依然健在,她如釋重負,有如打了強心針。原來過來人的一句,好比醫生和家人好友說上千百句,於是,張醫生想起了找康復病人聽病患者訴衷情,收效奇佳。
蔡梁婉薇女士當年任郵政署助理署長,一向身體健壯,是個工作狂,怎料確診了,自知抗癌道路漫長,思前想後,向同事發出了一封病假信,說明患上乳癌,一時間得到無數的祝福。半年的療程中,她反省往日太專注工作忽略健康。蔡太終於康復了,返回工作崗位,同事亦因她的情況,開始關注乳房問題,亦有因而及早發現的個案。後來蔡太更升為副署長,證明癌病並不可怕,不單可以復原,更可以升級哩。
香港乳癌基金會鼓勵男男女女都要習慣乳健檢查,三管齊下。(一)自我檢查,倘若熟悉的乳房出現變化,發覺有不痛的硬塊,就要見醫生;(二)由醫護人員臨床觸查;(三)X光造影檢查,約兩年一次。乳癌分零至四期:零期,癌細胞未有侵蝕現象;一期,腫瘤二厘米左右,無癌細胞轉移;二期,二至五厘米,有癌細胞轉移;三期,五厘米,腋下淋巴結四粒以上,有癌轉移;四期,轉移性乳癌、肝肺等可能受影響。
其實有關乳癌的恐懼很多,要破解或有不敢問的問題,我推薦你參閱由基金會主席霍太著作的天書《乳癌一百問》,絕對有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