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開幕式在Artone舉行,(左二)為高勵節,(左三)為劉致遠。
嶺南畫派畫風以雄恣見稱,色彩濃郁,在筆墨經營上精思熟慮,「劍膽琴心」說的是內柔外剛的神氣。
剛剛結束的由中華書局主辦之「嶺南畫派傳承人高勵節、劉致遠書畫廣彩陶瓷精品展」,展出高勵節、劉致遠逾四十幀書畫以及陶瓷作品,帶領觀者領略今日嶺南畫派後輩的書畫新格局。■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夢薇
高勵節此次展出的作品,不僅有中國境內名山大川,亦有加拿大的山色靜止。劉致遠除了展示山水、牡丹花等畫作,同時亦帶來他的廣彩陶瓷作品近二十件。
高勵節作為「嶺南畫派」創始人高劍父的哲嗣,亦是楊善深師友,其畫作中可以領略出一派劍父先生的生氣。他的畫中有「伏虎圖」出彩,書法的點線中卻不見高劍父的「草」,而是草中有楷意。今次展出的作品,可以看到非常濃重的寫生意味,筆墨則是師法黃賓虹,在古人筆墨中融入了現代觀者的視覺經驗與審美。
高氏的畫作傳承並非一畫派的技法,而是一種對藝術創作中的現代意識。回溯民國20年代,作為嶺南畫派的創始人之一,高劍父提倡的是「國畫革命」,他曾經說「我之藝術思想、手段,不是要打倒古人,推翻古人,消滅古人;是欲取古人之長,捨古人之短,所謂師長捨短,棄其不合現代的的元素。是以歷史的遺傳與世界現代學術合一之研究,更吸收各國古今繪畫之特長,作為自己之營養,使成為自己之血肉,造成我國現代繪畫之新生命。」所謂「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在高勵節,甚至是一整批今天海內外的嶺南畫派承襲人的筆墨中,都是一眾精神的指向。
高勵節於1936年出生,現在他常說「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雖然已是70多歲的高齡,依然有筆下的鋒芒!他的走獸,在線條中走掉了兇猛的脾性,無論是臥在山中的虎,還是走在山中的豹,表現出來的常常是「閒散」,但是對形象的塑造節奏,又傳達出一絲獸類的「性格」張力。據悉,此展畫作《黑豹》在開幕式之前就已被買家收藏。
1998年,高勵節患上肺癌,其後癌細胞轉移至腦部,7年之內做了三次大型手術,他曾說「我怕的不是死,是怕動了手術,傷了神經,從此抬不起手臂,握不住畫筆。」據澳門素玉軒的陳繼春說高氏出院數天之後便迫不及待到香港半山畢拉山畫野菊,他說:「我約了學生上山陪我寫生,但回家後,看畫不滿意。第三天,我自己再次一個人上山,否則幾日後花謝了就要再等上一年。」陳繼春介紹高勵節生平第一次書畫展是在2005年,地點是廣州的高劍父紀念館。「在他香港的畫室中,廢紙堆積得像小山一樣。」
高勵節、劉致遠均為嶺南畫派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書畫大師,劉致遠是高劍父的弟子,當年的廣彩在民國借鑒了高劍父的嶺南繪畫技巧,雖然沒有進入「撞水」、「撞粉」,但是色彩和配色都含有嶺南畫派的訣竅,讓人看了,才知現代畫風中保留了唐宋的山水畫的輕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