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包括李卓人在內的多名反對派議員,都辯稱以個人名義代收「肥水」不涉及任何利益。不過,有銀行界人士指出,所謂的代收,「過河自然濕腳」,其實可以衍生兩種利益:直接的利益自然是利息收入;間接的利益則可以透過將有關存款當作抵押,然後借取較低息的資金進行投資。
該名不願透露身份的零售銀行主管以李卓人的所謂「為社企暫存50萬元」的例子計算:「最簡單的利益是利息。以50萬元計,假設前後兌換率不變,若做人民幣定期,有3.25厘利息,9個月可拿到12,187.5港元利息。目前港元亦可以做1.5至1.7厘的定期,亦可收約4,000元利息,這樣的回報雖然較低,但亦可以減少外匯變化的風險。」
他解釋,收取利息是一個較簡單的處理方法,較為複雜的方法之一,就是可以將資金抵押借貸。「樓宇可以抵押;股票、貨物也可以(抵押),很自然,存款也可以(抵押)。」
該名銀行主管指出,「只要將存款抵押,以有抵押來借取較低息的資金,便可以視乎客戶與銀行的關係,取得約九成半至十足的資金。」這樣做的話,理論上不會在銀行結單上反映該筆資金有什麼搬動,但「死錢」就會變成「生錢」。
須公開戶口以證清白
他進一步指出,有50萬元的資金,可以進行一些投資,預計以9個月至1年計,投入風險較高的掛u投資產品,隨時可以賺取兩成的回報。減去約2至3厘的貸款利息,這樣以「死錢變生錢」的方法,仍然有約18厘的回報。
該銀行界人士建議,有關議員可以將整個戶口,由收款一刻起到交還款項止,作出全面交代,這樣才能做到「比白更白」,外界也再難以作出衍生利益的質疑。 ■香港文匯報記者 台峙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