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濱海大力幫扶科技領軍企業
香港文匯報訊 隨着《濱海新區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培育工作方案》的出台,下一步,新區將針對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擴大經濟規模、加大服務力度、聚集領軍企業這四大方向,幫扶一批處於發展壯大期的小巨人企業。預計到2016年,新區將形成代表前沿先進技術的「殺手鐧」產品140個,培育在細分行業國內排名領先的領軍企業150家,其中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100家。
建研發機構 促「產學研」合作
根據《培育方案》,濱海新區首個主攻方向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這包括企業研發「殺手鐧」產品、建設研發機構、開展高水平「產學研」合作、引進培養科技人才、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這五條路徑。據介紹,新區將鼓勵企業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跟蹤前沿技術,制定技術標準;指導企業新建、完善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組織與知名科研院所高校舉辦成果對接會、共建技術實驗室、博士後工作站等,並且推進其與跨國公司、國外領先的研究機構開展國際技術交流。
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目前,濱海新區正在加緊推動北大、國防科大、浙大研究院建設,促進與本地產業融合發展,搭建完善新區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台,幫助重點企業開展品牌、人力資源、研發創新等專項戰略研究,做好新型企業家培養工程。並且圍繞基因科技、移動互聯網等前沿先進技術領域,新組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開展聯合技術攻關。
天津港:裝卸業主動轉型升級
香港文匯報訊 「天津港第五港埠有限公司與廠家聯合研製出的國內首台全自動銅礦灌包機,使貨物運輸中的損耗降低了3%。更沒有想到的是,本以為這種清潔環保的作業新模式會增加公司運營成本,但是細算下來每萬噸我們卻節省了30餘萬元。」日前,客戶代表張經理在「良運」號貨輪5250噸銅礦作業現場激動地說。
近年來,由於港口作業環境的不斷改善和客戶需求日益增長,天津港第五港埠有限公司不斷以作業模式創新搶佔市場,按照天津港「美麗港口?一號工程」的要求,把防塵治理提到企業決策前端,堅持在工藝革新和新貨類引進等方面優先考慮和優先實現生態環保。為了實現銅礦作業的「無揚塵無撒漏」,企業攻關小組遠赴連雲港等多個港口考察學習,並在積極借鑒各類先進經驗基礎上,依托企業和高校、社會科研機構聯合攻關的「產、學、研」創新平台優勢,開發出了「25t-35m新型門機抓鬥」「門機展開式捲揚機構減速器」「全自動銅礦灌包」等新技術,實現了與客戶發展和社會效益的多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