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偉
《蘋果日報》總編輯張劍虹(沙膽虹)昨日在其專欄上大駡收受黎智英捐款的反對派議員,指他們「唧牙膏式回應」不理想,他更點名指責毛孟靜和涂謹申一直拒認收受捐款,但「沒收這位黎先生的捐款,那Mark Simon的呢?」意指兩人玩弄語言偽術說謊卸責。張劍虹身為《蘋果》總編輯竟然在報章上狠批反對派,而事件又涉及其老闆,當中反映了甚麼?其實是反映了黎智英對反對派近日表現的不滿。在「黑金醜聞」揭發後,反對派不斷卸膊推莊,有的指沒有收過捐款,有的如毛涂更指是有人抹黑,並要求執法部門調查,矛頭指向黎智英。黎智英重金「包養」反對派,但現在大難臨頭卻出賣金主,要他作代罪羔羊,怎不令黎智英怒火攻心?但他又不便出聲批評,於是唯有借馬仔之口代為訓斥,警告他們不要做得太過分。
在黎智英「黑金醜聞」被揭發後,一直「低調」報道的《蘋果日報》,昨日其總編輯張劍虹卻突然「仗義執言」起來,在其專欄「沙膽虹手記」中評論這次事件。但他的文章立場卻與《蘋果》方向大相徑庭,竟然狠批收受捐款的反對派議員,例如對一直「私扣」50萬捐款在個人戶口的工黨主席李卓人,文中指責他「雖然捐款曝光時他身在海外,但最遲回港首天就應和盤托出兼道歉,現在把錢轉回工黨才交代,難免給人唧牙膏式回應之感,有欠理想。」對於秘密收取黎智英百萬元捐款,而其中50萬仍然杳無蹤影的社民連主席梁國雄,張劍虹則指責他「唧牙膏式回應」,「遲道歉總勝於不道歉,只是若能早點清楚交代和道歉,予人印象應會更佳。」如此評論竟然出現在《蘋果日報》,令人嘖嘖稱奇。
《蘋果》總編何以狠批反對派?
張劍虹的文章批評得最狠的卻是毛孟靜和涂謹申,文中指「至於毛孟靜和涂謹申,他們說2012年沒有收過肥佬黎捐款。毛稱跟肥佬黎只是點頭握手之交,2012年4月從沒收過任何來自這位黎先生的任何捐款,涂亦表示沒收過黎的選舉捐款,更稱不是常常跟黎吃飯。這兩年被語言偽術訓練久了,腦海馬上閃過,沒收這位黎先生的捐款,那Mark Simon的呢?沒收過黎的選舉捐款,有否收過黎的其他捐款?無論如何,馬上劃清界線,豈非更此地無銀?」如果遮住報頭,你能相信這是出自《蘋果日報》嗎?
不因人廢言,張劍虹的質詢非常有力,一針見血。不少收錢的反對派政客,一直堅稱沒有收受黎智英捐款,但其實黎智英的捐款大部分都是通過其有美國中情局背景的親信Mark Simon發放,部分支票的簽票人甚至就是Mark Simon。即是說,一些拒認收款的反對派議員,其實是在玩弄語言偽術,所謂沒有收取黎智英捐款,意思是沒有收到簽票人是黎智英的支票而已,他們一樣有收款,而有關款項同樣是從黎智英的秘密帳戶而來,不過由第二個人簽票,就不當作是黎智英黑金,這不是語言偽術是甚麼?反對派經常指責他人語言偽術,其實他們才是最好此道。但最奇怪的是,揭穿反對派語言偽術的竟然是其喉舌的總編輯,何以《蘋果》要「大義滅親」呢?
當然,張劍虹是《蘋果》的總編輯,黎智英不單是其老闆,更是《蘋果》社長,現在總編輯的文章竟然對反對派大加鞭撻,在見報之前怎可能沒有得到黎智英首肯?而且,這篇文章不僅是得到黎智英認同,更隨時是黎授意他寫,目的不是要對反對派落井下石,而是要隔山敲虎,令他們知所進退。
受人「豢養」何來獨立人格?
為甚麼《蘋果》要訓斥反對派?原因是在「黑金醜聞」被揭發後,各人為求自保竟然紛紛將責任推到黎智英身上。涂謹申更在黎智英承認曾給予他選舉經費後,公開指自己不明白黎智英為何指有捐款給他,並表示他被人有動機的「抹黑」云云。言下之意,即是說黎智英是在抹黑他,在網上節目誣陷他收取了50萬元選舉捐款,令他觸犯選舉舞弊條例。
而毛孟靜也拒認有收過捐款,暗指黎智英是在抹黑她;至於李卓人、梁國雄等人也一味「推莊」卸責,指自己沒有收過捐款,即是說黎智英是大話精。他們更表示歡迎執法部門調查,等於是要將金主放在火上烤,要他承擔「黑金醜聞」的責任,讓反對派能夠脫身。黎智英雖然對事件不肯多講,但面對一眾受其「包養」的議員一出事就立即變臉,甚至大逆不道地要他這個金主出來承擔責任,對於這種出賣行為,黎智英自然不能容忍。但現時又不便出來訓斥,否則只會令事件愈描愈黑,於是唯有指示《蘋果日報》總編輯撰文批評反對派,目的就是警告他們不要做得太過分,也要讓他們知道誰才是主人,不要亂吠亂咬。
可以預期,在這篇文章之後,一眾收錢議員就算畀個天佢做膽,也不敢再卸膊金主。始終,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反對派多年來受人「豢養」,哪有什麼獨立人格可言?金主已經開聲不滿了,如果惹怒金主後果嚴重,反對派自然知道該怎麼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