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民炳建議大學善用盈餘,資助有經濟困難學生。 資料圖片
本報揭營運盈餘總數80億 資助源自公帑應交代用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任智鵬、馮晉研)雙軌年,賺錢年!八大資助院校於2012/13年度同時取錄新舊制兩批高中畢業生,所獲政府資助及學費收入大增,但同時開支增幅卻明顯較低,讓八大幾乎全部錄得巨額盈餘。根據各校財務報告顯示,單在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一年間,八大的營運盈餘總數竟然有近80億元,足夠多辦兩間城市大學,或甚至10間嶺南大學都有餘。而即使剔除約33.6億元的捐助收入,八大仍有盈餘近46億,「水浸」情況嚴重。大學教職員會及立法會議員直言,盈餘過多不合理,指八大院校的資助來自公帑,應該公開交代使用盈餘的計劃。
香港文匯報將八大院校公布的2012/13年度財務報告有關資料綜合分析,發現大學界的驚人「水浸」現象。(見左表)根據有關報告,八大年度總收入為384億7,693萬元,營運盈餘則達79億3,771萬元,佔收入逾兩成,即每收10元便可儲起2元,「業績」極為理想。而根據教資會數字,2012/13年資助大學本科課程的平均單位成本為20.1萬元,以該年度的八大營運盈餘總數計,便足夠負擔多達3.95萬個大學學額。
盈餘飆升 開支微增
在雙軌年下,八大來自政府的資助及學費收入大增,但開支卻只有輕微地增長,令盈餘數額飆升。以盈餘最多的中文大學為例,該校2012/13年總收入較前一年大增54.6%,但同期支出只增加10.2%,造就多達26.52億元的盈餘,為2011/12年度(1.48億元)的18倍。而港大及科大在2011/12年度分別虧蝕近7億元及約1億元,但於雙軌年卻突然「賺大錢」,前者盈餘22.9億後者亦有8.8億元。
捐款達33.6億 創歷史紀錄
多所大學的財務報告都指出,年度盈餘的增長,除與政府資助增加有關外,亦因政府推出第六輪配對基金,推動捐款收入大增所致。事實上,2012/13年度八大的捐款及捐贈收入總和多達33.6億元,創下歷來最佳紀錄,不過,即使扣除有關部分,八大盈餘總數仍有近46億元。
香港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副主席黃創儉指,院校根本不需要保存大筆盈餘,認為應該用於補貼目前不足的研究經費,他又擔心院校開辦自資課程,但以廉價聘用代課教師,難以保障教學水平,應善用資源改善問題,而盈餘特別多的院校,更應該公開交代如何使用。
張民炳:取之於公 用之於生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表示,八大每年的政府撥款應用於學生身上,認為大學盈餘如超過10億元屬過多。他指在「規模經濟」效應下,雖然雙軌年入學的學生人數增加,但院校開支不需要按比例倍增,部分資源只是「多個人多雙筷」,可節省不少成本。另一方面,自資課程估計也可能帶來大筆盈餘,如果屬實,大學應檢討課程收費,從而減輕學生負擔。
他建議大學善用盈餘,如增設獎學金和交流活動,資助有經濟困難學生。鑑於港生投身研究院的意慾較低,可加強訓練本科生撰寫學術研究文章,增加學生對研究興趣,藉以培養科研人才。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過往八大院校有盈餘也有虧蝕,「雙軌年」突然有大筆盈餘,「如非節省有法,似乎是與開支未有與學生數目上升而相應增加有關,教育資源攤分或影響教學質素。」他認為八大院校的資助來自公帑,應該公開交代盈餘用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