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4年8月30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立新不破舊「職人」挑戰在今天


放大圖片

■謝國華師傅。

今年六月記者在台北松山文創園區看了一個特別的展覽,名為「職人台灣」。該展將因時代變遷而幾近失傳的各類工藝匯聚一堂, 邀請竹編、織染、玉雕、銀藝、實心雕塑等跨領域、跨世代的工藝匠人以時間淬煉頂真技藝,展示堅守傳承、專注一藝的職人精神。觀展結束,記者對台灣的文化細節有了更為具象的認識與理解,也被策展人的用心所感動,當下便想,如果香港的「職人」亦能被挖掘,他們的故事也能被流傳該有多好,而這個挖掘、了解、口耳相傳的過程或許就是我們常談的文化保育。沒想到八月的香港就等到了「城市跡憶-港.非遺」展與68歲的白鐵工匠謝國華師傅。■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趙僖

生活在一個焦慮滿溢的時代,大家或多或少都感染了「未來恐懼症」。為了應對焦慮,我們或許會拚命拓展各種新技能,熬夜通宵為求升職加薪,我們希望付出努力換取未來的安心和安逸,卻忘了自己究竟喜不喜歡目前所做的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有一班人淡定安然、堅持自己。他們可能是五金店裡的神秘阿伯,也可能是你每周都光顧的街角小麵館老闆娘或者是街市裡改衫舖的老師傅──他們擁有一技之長,熱愛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工作不斷要求、精益求精、不妥協,一絲不茍地守護着自己的一方天地。他們被尊稱為「職人」,在各自的領域備受肯定。

「職人」一詞源於日本,許多代代相傳的傳統老字號商店店主都是「職人」。「職人」也遍佈各個領域,雕刻師、金工師等擁有某種專業的工匠或技師都可以成為「職人」。由於「職人」們多對傳統有所留戀,所以在高速運轉的工業化社會下,種種挑戰必然接踵而至。如何在「立新」的同時不拋棄舊日的精華是「職人」今天均要面對的課題。白鐵製作人謝國華與Run 2 Tree Studio的幾位年輕人為我們做出了一個可供借鑒的示範。

「工藝人」&「設計人」

Run 2 Tree Studio三位年輕設計師魏思敏、張駿霖、梁雯蕙為宣揚逐漸式微的民間智慧而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型巡迴文化活動「城市跡憶-港.非遺」。「城市跡憶-港.非遺」是新世界中國地產早前於內地及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辦的巡迴非遺活動之延續,為了響應香港政府近日公布的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大會邀請本地社企Run 2 Tree為香港站的活動注入本土元素。經過前期研究、精心設計與白鐵師傅謝國華的協助,這個老少結合的團隊打造出富香港元素的藝術裝置「字活都市」。

「字活都市」以展現中國漢字的活字印刷裝置為原型,利用白鐵為原材料鑄造,特別設計「剪影窗」,巧妙利用光與影交匯的效果,令公眾可借此探索香港的非遺項目,包括舞火龍、搶包山、竹籠製作、白鐵製作、粵劇及活字印刷。凹凸有致的設計不僅展現了傳統活字印刷的精粹,同時營造出城市建築的層次。該作品將於9月3日至17日在香港灣仔港灣道1號會展廣場閣樓與市民見面。

設計者之一的張駿霖告訴記者,白鐵是鍍鋅鐵不鏽鋼的俗稱,時光倒流五十年,白鐵器具與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過去很多家庭用品如信箱、麻雀箱,以至面盆及水桶等,甚至公共建設如通風槽都以白鐵片打製而成,而「白鐵器具製作技藝」更列入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然而,全手工的白鐵製造業正被自動化生產所取代。張駿霖說:「一般雕塑都會用金屬去做。我們曾考慮過不同的材料,磨砂感較強的沙鋼,鏡面感較好的不銹鋼和白鐵。之所以選擇白鐵是因為我們覺得它能更好地講述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故事。謝師傅的舖頭是香港少數仍在恆常地幫人做白鐵製品的店舖。找到謝師傅之前我們還拜訪過幾位師傅,可他們已很少接訂單,一般僅為街坊修補一下已有的物品。謝師傅卻願意去做新的嘗試。」時間是奇妙的化妝師,隨着時光流逝,白鐵的表層會慢慢氧化,從銀灰色變成啡黃色,Run 2 Tree的設計師希望通過這件作品告訴觀展人,即使「字活都市」變得陳舊也會是具有獨特效果和味道,希望人們多關心目前僅存的白鐵製作技術。

不折不扣的本港「職人」

十幾歲就進入白鐵世界的謝師傅現已年近七十,但看上去與五十歲的中年人無異。健壯的身板,筆直的脊樑,聲音飽滿,中氣十足,言談間將一個手工藝人的樸實與真誠展現得淋漓盡致。他坦言:「做這行是辛苦的,損手爛腳,現在有機器就不需要我們慢慢敲打了,這很花費人工的。但我很熱愛這行,如果不是因為喜歡,就不會做這麼多年。我堅持通過手工來做,是因為以前我們學師也是這麼做的。當然,也不是說手工可以勝過機器,但是手工做可以更好地操控機器。」

謝師傅說:「我以前跟父親學藝,現在回想都覺得老爸是留了些好東西給我,但我就不知道應該留給誰了。我很開心有一班年輕人關注這門工藝。」談到手藝傳承與發揚的問題,記者問謝師傅會不會考慮日後更多地向藝術方向靠攏,通過與本土設計師合作創造一些私人定製的藝術品或文創產品。謝師傅答道:「我也不是那麼古板,都在不斷轉變,現在定製的『單』不斷增加,有機會的話自然會與不同的人多合作。」設計師魏思敏也表示,香港如白鐵手藝般即將失傳的傳統手工藝還有很多,像竹籠製作技術等,她希望以藝術的方式讓市民有更多接觸傳統工藝的機會。

相關新聞
立新不破舊「職人」挑戰在今天 (2014-08-30) (圖)
港台文化碰撞 台灣式言談再接再厲 (2014-08-30)
繪本作者芝麻羔 為殘奧運動員繪夢 (2014-08-30) (圖)
走東走西:超級富豪倫敦置業 (2014-08-30) (圖)
北朝石雕,動盪時代的文化腳註 (2014-08-27) (圖)
施秉文物普查發現疑似「編鐘」 (2014-08-27) (圖)
「魏象慧風」肖慧書法展杭州開幕 (2014-08-27) (圖)
國際頂級華人藝術家李善單將攜作品亮相山東文博會 (2014-08-27)
深水埗變創意聚落 (2014-08-23) (圖)
原創品牌進佔三樓 (2014-08-23) (圖)
走東走西:自行車 逍遙遊 (2014-08-23)
上海書展「最有影響力十本新書」《之江新語》列榜首 (2014-08-23) (圖)
陳求之藝術展國博開展 (2014-08-23) (圖)
跟着馬來貘去旅行! (2014-08-23) (圖)
颱風歲月,見證天人博弈史 (2014-08-20) (圖)
方寸間覽航海史 (2014-08-20) (圖)
「西泠峰骨」七社長作品首展 (2014-08-16) (圖)
2014台灣文學營與文學不期而遇 (2014-08-16) (圖)
城市需要戲曲嗎? (2014-08-16) (圖)
李進祥短篇小說獲魯迅文學獎提名 (2014-08-16)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