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西泠峰骨」七社長作品首展


放大圖片

■展覽展出西泠印社7位社長的350餘件書畫作品。

「西泠印社七任社長作品展」現正於浙江美術館舉行,展出包括吳昌碩、沙孟海、啟功、饒宗頤在內的西泠印社7位社長的350餘件書畫作品,以西泠文脈為主線,呈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深。是次展覽也是西泠印社歷任社長作品的首次聯展,展期至8月31日。■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施倩

了解西泠文脈

創建於1904年的西泠印社,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印學社團,有「天下第一名社」的美譽。創社110年以來,共有吳昌碩、馬衡、張宗祥、沙孟海、趙樸初、啟功、饒宗頤七任社長。其中,最年輕的社長是馬衡,66歲當選社長,最年長的是饒宗頤,94歲當選。

今年是吳昌碩誕辰170周年,西泠印社舉辦「西泠峰骨--紀念吳昌碩誕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七任社長作品展」也是對西泠文脈的梳理。西泠印社社委會副主任趙一文說,西泠印社七任社長是西泠印社的標誌人物,印社經歷了清末民初、抗日戰爭這些動亂,沒有解散,七任社長所代表的西泠文脈是印社得以延續的根本。

趙一文說,西泠印社每一任社長都是國學大師,西泠印社社長的身份對於他們而言是一種提升,而他們之於西泠印社,也是一種號召力和影響力。西泠印社首次彙集七任社長的350餘件作品辦展,希望讓群眾在欣賞到各位大師作品的同時,能了解西泠印社特有的文脈。

饒公擴海外影響

在西泠印社歷史上,曾有60多年沒有社長。趙一文說,這不代表西泠印社可以沒有社長,只是因為西泠印社需要合適的人選來維持印社的學術高度,或者創造新的高度。社長代表了西泠印社學術的高度,所以寧缺毋濫。

吳昌碩被邀請擔任西泠印社社長時說「社何敢長」,啟功也說自己是「名雖揚,實不夠。」趙一文說,西泠印社在社長、社員的選拔上一直保持高標準,這使得西泠印社的「含金量」非常高。如果西泠印社入社標準降低,印社的生命力就失去了。「人多了,也就濫了。」目前,西泠印社的社員人數僅400多人。

20世紀後,中國國學的學術氛圍薄弱,有人曾表示很難再找出國學大師。2011年,94歲的饒宗頤成為第七任社長。趙一文說,饒宗頤先生是現在為數不多的真正的國學大師,請饒公出任社長預示着西泠印社下一步的發展理念。「饒公最大的影響是在海外,西泠印社要成為『天下第一名社』,影響力不能局限於國內、漢文化圈中。」

以文養文新模式

在非漢語文化圈內傳播西泠印社的文化畢竟有難度,趙一文說,目前西泠印社每年都赴歐洲、美洲等地辦展覽,此外,西泠印社不斷發掘其他領域的社員。諾貝爾文學獎18位終身評委之一的馬悅然去年成為西泠印社社員,西泠印社近期也和美國一家博物館洽談,期待可以合作辦展。

趙一文說,此次展覽為西泠印社提供了不少新設想,今後可以和更多博物館合作辦展。據悉,此次展覽的作品集合了西泠印社、湖州市博物館、吳昌碩紀念館、海寧市張宗祥紀念館、天一閣博物館等眾多文博機構。

西泠印社也曾面臨開幕式後沒有觀眾的困境,因為年輕人根本看不懂書法作品中的字,篆書等古文字離大家的生活太遠了。趙一文說,博物館、美術館在展覽上做過很多嘗試,但是很難實現「讓進博物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是全世界都面臨的問題。她也認為,博物館本來就應該是安靜的,不是「菜市場」,不必要求所有人都進博物館。

目前西泠印社正探索「以文養文」的社團運作模式,以產業運作反哺社團活動。趙一文說,在不影響西泠印社品牌的前提下,產業運作可以擴大品牌的影響,很多人是因為關注西泠拍賣而關注西泠印社。

相關新聞
「西泠峰骨」七社長作品首展 (2014-08-16) (圖)
2014台灣文學營與文學不期而遇 (2014-08-16) (圖)
城市需要戲曲嗎? (2014-08-16) (圖)
李進祥短篇小說獲魯迅文學獎提名 (2014-08-16)
走東走西:最後的晚餐 (2014-08-16) (圖)
多啦A夢來到,今夏與香港的一個約會 (2014-08-13) (圖)
第16屆上海國際藝術節 原創新作紛呈 (2014-08-13) (圖)
設計的法則 (2014-08-09) (圖)
走東走西:帝國的興衰 (2014-08-09) (圖)
鼓浪嶼少兒鋼琴賽落幕 香港選手獲亞軍 (2014-08-09) (圖)
林志穎新書亮相南國書香節 (2014-08-09)
《我的簡史》中文譯本面世 (2014-08-09)
雅韻清玩,文墨滄桑在其中 (2014-08-06) (圖)
動畫支援計劃不間歇培育新人 (2014-08-06) (圖)
新編京劇《鏡海魂》公演 講述澳門百年傳奇 (2014-08-02) (圖)
李高陽新專輯獲好評 (2014-08-02) (圖)
國際街舞大賽即將舉行 (2014-08-02)
偶遇八十年代流行文化 (2014-08-02) (圖)
走東走西:網上媒人 (2014-08-02) (圖)
策劃一個「像是動物園」的藝術展 (2014-07-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