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寫:求您,別讓我當留守兒童


放大圖片

■不願當「留守兒童」的小朋友。 本報北京傳真

「爸爸,你千萬別讓我當『留守兒童』哦,求您了!」7歲的呈呈最近時常摟着爸爸的脖子這樣哀求道。呈呈在朝陽區定福莊附近上的幼兒園,班裡一半都是北京籍的同學,他不明白北京的同學都拿到了小學的錄取通知書,為什麼他和幾個外地同學沒有?為什麼自己每天還要跟着父親老宛去市教委、區政府等地舉牌,求裡面的叔叔阿姨給一張北京小學的借讀證。

夫婦離婚 盼兒留京不果

「爸爸告訴我,我們是河北人,不是北京人,但這跟我上學有什麼關係呢?」呈呈撓了一下小腦袋,他不明白自己跟北京小朋友有什麼區別。他更想不明白,爸爸和媽媽那麼要好,為什麼要離婚?為什麼爸爸說和媽媽離婚了,父親單方證件合格,自己就能上學。結果9月1日即將來臨,自己依然不知道要去哪?對此,呈呈的父親老宛有些惱火,「離婚了再去申請借讀證,他們說離婚證日期超出規定時間,再次拒辦,到頭來,這婚離得毫無意義。」

呈呈說,「我早已經跟萌萌(小夥伴)約好一起上定福莊二小。要是一個人回家跟爺爺奶奶生活,誰給我做飯?誰指導我學習?誰陪我玩?」聽了兒子的話,老宛始終低着頭,不敢接下話茬。他告訴記者,「22年前來北京的時候,定福莊那片地還是菜地,如今成了大學城。」守着大學城,租着小房子,為了孩子甚至結束了10年的婚姻,老宛心裡五味雜陳,這樣離開北京不甘心。很多外地人和老宛一樣,見證參與了北京的發展,如今北京卻不讓他們的孩子留下。老宛咬咬牙說,如果到9月1日還解決不了,就讓孩子回涿州老家上學,每個禮拜回去看一次。

女將回鄉 慈父黯然無語

來自北京朝陽垡頭地區的陝西小姑娘珂珂噘着小嘴對記者說,「他們說因為爸媽補辦的社保證明不合格,所以我不能在北京上學。我們班30個同學,只有我和另一個同學不能在北京上學。我想留在北京學畫畫,爸爸說要給我找個好老師,將來當畫家。我要是回姥姥家上學,爸爸就不能送我去學畫畫了。」珂珂旁邊的父親文輝眼睛濕潤,和記者目光相遇後,轉過身去。

相關新聞
開學日 傷別時 非京籍童淚漣漣 (圖)
特寫:求您,別讓我當留守兒童 (圖)
家長:交了稅 為何孩子不能上學 (圖)
集資狀告教委違《教育法》
專家籲控制人口 不能犧牲孩子 (圖)
外地兒童在京上學需過多重關
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系列之一:滇西烽火
日寇血洗滇西 汽鍋烹村民
戰場遺址拒日祭奠 「別想帶走一草一木!」 (圖)
滇西抗戰主戰場 (圖)
40萬遠征軍 中緬印對日作戰
日軍火燒騰沖古城 (圖)
遠征軍赤腳挑彈藥 戰死或病死 (圖)
習近平談軍事創新 走自主創新路 (圖)
「海洋石油981」南海發現大型油氣田 (圖)
三項「第一」
浙平陽全縣統一為「居民戶口」
深圳網貸騙億元 受害者逾350人
解放軍明起浙江舟山演習 (圖)
京反恐演練 一分鐘處突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