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家長:交了稅 為何孩子不能上學


放大圖片

■非京籍家長作最後努力。 本報北京傳真

「你們為什麼不和孩子一起回老家?」孩子上學未果的非京籍家長,每每被問到這個問題時,都是一臉無奈。因為大多數家長在北京工作已超過10年。「我的工作在北京,朋友圈全在北京,老家連房子都沒有,回不去了。」文輝的一聲歎息,引得一片共鳴。

在京立業 難輕言放棄

十多年前,來自陝西渭南的文輝被親戚帶來北京打工。「外地人來北京打拚不容易,打了4年工之後,我開始自己做建材生意,身家性命都壓在這裡。」在北京,文輝娶妻生女,並把獨居的母親接到身邊贍養,一切都步入正軌。他說,「老家的房子都快倒了,根本沒法住。女兒珂珂回老家上學,只能住在姥姥家,妻子必須得跟着回去,店裡又得僱人。北京這樣做依然達不到控制外地人的目的呀。」

將製造更多留守兒童

「要是家裡什麼都好,誰願意背井離鄉?」小冰的老家在河北滄州農村,房子很小,如果全家人都回去,連住的地方都沒有,老家也沒人能幫她帶孩子。「國家正想方設法解決『留守兒童』問題,可是北京這個政策分明就是在製造更多的『留守兒童』。」她雙手握拳憤怒道:「我們在這個城市工作了二十幾年,雖然並非高端行業,但也為北京人服務了,交了稅,為什麼我們的孩子要回去做『留守兒童』?」

帶着太多的不捨與無奈,小冰不得不給兒子在老家的一間寄宿制學校報了名。堅持到9月1日,抗議無效的話,她將帶着孩子回老家報到,之後小冰夫婦將在北京繼續掙錢養家。「兒子最近一直說,就算不上學,也不要離開我,我不知道怎麼回答他。跟孩子一起回去吧,又不知道在村裡能幹點啥,只能留在北京打工,心卻一直在兒子身上,好煎熬!」說着,小冰的雙手再一次攥緊。

相關新聞
開學日 傷別時 非京籍童淚漣漣 (圖)
特寫:求您,別讓我當留守兒童 (圖)
家長:交了稅 為何孩子不能上學 (圖)
集資狀告教委違《教育法》
專家籲控制人口 不能犧牲孩子 (圖)
外地兒童在京上學需過多重關
紀念抗戰勝利69周年系列之一:滇西烽火
日寇血洗滇西 汽鍋烹村民
戰場遺址拒日祭奠 「別想帶走一草一木!」 (圖)
滇西抗戰主戰場 (圖)
40萬遠征軍 中緬印對日作戰
日軍火燒騰沖古城 (圖)
遠征軍赤腳挑彈藥 戰死或病死 (圖)
習近平談軍事創新 走自主創新路 (圖)
「海洋石油981」南海發現大型油氣田 (圖)
三項「第一」
浙平陽全縣統一為「居民戶口」
深圳網貸騙億元 受害者逾350人
解放軍明起浙江舟山演習 (圖)
京反恐演練 一分鐘處突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