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國飛機租賃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搶攻內地飛機租賃市場
光大控股佔股逾四成的中國飛機租賃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日前積極拓展內地飛機租賃市場。集團主席兼光大控股行政總裁陳爽表示,光大控股將繼續全力支持中機租賃的業務發展,並對相關業務前景充滿信心。集團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潘浩文指出,目前公司擁有及管理34架商用飛機,計劃今年底前將機隊擴大至40架,目標2016年底前進一步增至最少64架。現時公司已簽訂協議購買28架飛機,將於2016年底前交付。
隨着中國經濟持續起飛,內地航空業於未來數年將持續增長。根據航空及飛機租賃行業內的獨立行業顧問航升(Ascend)預測,中國將為未來20年航空交通及飛機的主要增長市場。到2021年,中國航空公司營運的商用客機數目將達到3,381架,相當於2013年至2021年的複合年增長率6.9%;到2031年更將達到5,387架,相當於2013年至2031年複合年增長率5.7%。
鑒於此,潘浩文指出,公司將繼續專注內地飛機租賃市場,積極向中國的航空公司出租其機隊。「美國3億人口擁有3000架飛機,中國13億人口卻只有2000架飛機,反映中國航空業發展潛力龐大。」在他看來,飛機租賃對內地不少航空公司來說是一個商業可行的選擇,因為航空公司可以相對較低的初始資本投資使用飛機,並使航空公司能夠靈活進行機隊規劃,從而降低直接擁有飛機的財務負擔。
據透露,中機租賃將透過直接飛機購買及租賃交易以及飛機售後租回交易,於今年底前將公司機隊擴大至40架飛機,並於2016年底前擴大至64架飛機。潘浩文表示,擴充機隊是為了應付內地的航空公司日益增加的需求,而公司將繼續提升其飛機收購實力,使之能夠收購配合公司機隊特色及需求殷切的飛機型號。公司亦計劃繼續向歐美國家的國際飛機製造商購買全新及現代化飛機,並積極開拓海外航空公司客戶,現時已經與印度航空簽訂5個飛機租約。
截至去年底,若以服役和訂購中飛機的數目計算,中機租賃是最大的獨立中資飛機租賃集團,也是內地的經營性飛機租賃先航者。該集團通過海外租賃平台以及設於天津和上海的內地租賃平台的戰略性「雙平台」業務模式,為航空公司客戶提供稅務優勢,並在國內外為各戶提供創新、靈活和具競爭力的租賃解決方案。
集團首席財務官余大弟表示,由於公司採取的融資模式是「項目融資」,每次收購飛機時均會獨立向銀行貸款,故集團的負債率一直維持在90%的水平。但他強調,中機租賃與航空公司的飛機租賃協議平均年期長達12年,飛機租賃回報率更達9%,故集團不僅擁有較強的承受風險能力,租金收入亦相當穩定。
被問及高鐵對航空業的影響,該集團高級副總裁兼商務部主管劉晚亭則指出,內地對飛機有剛性需求,而高鐵網絡的完善,有助運載市民至大城市乘搭飛機,認為高鐵反而對航空業的發展有幫助,兩者並非競爭關係。
「總之,我們將積極擴大航空公司客戶基礎,以抓緊內地飛機租賃市場高速增長的商機;擴大低機齡及現代飛機機隊及擴大飛機租賃增值服務範圍;另外,公司還將開發噴射機租賃業務,同時擴大融資管道、降低融資成本及發掘其他融資方法以改善投資回報,推動我們的業務持續迅速增長。」潘浩文如此總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