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伊波拉肆虐西非多國。圖為醫護人員帶領感染者就醫。 資料圖片
公共衛生+全球化+今日香港
西非今年初爆發伊波拉疫情,近期進一步蔓延,至今已奪去逾2,400條性命,確診病例接近4,800宗。伊波拉病毒來勢洶洶,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是次疫情為「國際關注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呼籲全球團結抗疫。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不但世界各國的聯繫日益密切,一些全球性問題亦急需國際間的通力合作。近年,隨着跨境人口流動量的增加,全球疫症的傳播風險亦隨之加大。例如新沙士、甲型流感等,先後在世界不同地區爆發。世衛成立已久的國際組織的工作更顯重要。本文會為大家分析世衛的主要職責及其在是次伊波拉疫情中所扮演的角色。 ■丁天悅
新聞背景:逾2400人喪生 多地發旅警
伊波拉肆虐西非多國,至今已奪去逾2,400條性命,確診病例接近4,800宗,更有惡化及擴散之勢。世衛已於早前增撥一億美元以增加抗疫資源,並加派防疫專家,進行跨區防疫及協調等工作。世衛總幹事陳馮富珍亦曾到幾內亞,與受影響西非國家領袖開會,討論落實有關計劃。
利比里亞令全國停課
在疫情肆虐下,非洲各國人人自危,其中爆發疫情的利比里亞下令全國所有學校暫時停課、又要求非必要的公務員強制休假30日。當局又關閉接壤塞拉利昂及幾內亞邊境的市集,並隔離爆發疫情的社區,防止疫情外延。另一個爆發疫情的國家塞拉利昂亦宣布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又出動安保部隊隔離疫症爆發地區。其他非洲國家也各自推出緊急措施。
美國則對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3個爆發疫情的國家發出旅遊警示,呼籲國民如非必要不要前往。香港政府也宣布在各邊境管制站實行新措施,入境處人員向3個受影響地區,包括幾內亞、利比里亞及塞拉利昂的入境旅客派發病毒資訊單張,提醒他們抵港時如已出現病徵,可作通報,由港口衛生人員立即跟進。(基礎級)
抗疫先鋒 天天作戰
世衛至今為對抗是次伊波拉疫情的主要工作及貢獻:
每天匯報 領導監察:自3月起,聯同幾內亞衛生部及其他合作夥伴每天開會,討論包括協調、疾病監測、臨床管理、後勤安排和社會動員等疫情應對工作。另外,逾65名公共衛生專家一直與世衛及其全球疫情警報和反應網絡夥伴合作,對當地衛生部和其他夥伴提供支持。
提供防護物資 培訓醫護人員:於3月30日將逾3.5噸防護材料運抵幾內亞首都科納克里,隨即將這些物資發到與伊波拉病毒病疫情處置相關的各地衛生機構,包括一次性個人保護裝備及消毒和安全埋葬材料,並向當地衛生工作者提供適當的培訓。
評估最新趨勢 提升警戒級別:於8月8日發表聲明指出,伊波拉病毒持續擴散,開始威脅西非疫情最嚴重國家以外的地區,宣布定義今次伊波拉疫情為「國際關注緊急公共衛生事件」,呼籲全球團結抗疫。8月9日,世衛進一步發出紅色預警,呼籲民眾注意衛生,並建議疫情發生國要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嚴格落實防控措施。
商未註冊藥物倫理問題:8月11日,召集專家審議並評估就可能使用未註冊藥物作出臨床決定的倫理影響。專家組一致認為,針對本次疫情,在滿足一定條件的前提下提供未經證明、療效和不良反應尚不得而知的干預措施作為潛在治療或預防措施符合倫理。(摘星級)■參考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小知識:勿觸感染者體液
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 Disease)是一種嚴重的、致命性高的人類疾病,潛伏期由2天到21天不等,亦是迄今發現死亡率最高的病毒之一(達90%)。目前感染該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觸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體液,或接觸死亡感染者的屍體。
伊波拉疫情主要集中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邊遠村莊。1976年,該病毒首次在蘇丹恩扎拉和剛果民主共和國揚布庫同時出現,後者發生在位於伊波拉河附近的一處村莊,該病由此得名。
宿主為果蝠 暫無有效疫苗
伊波拉病毒通過野生動物傳給人類,從而在人類中蔓延。專家一般認為,大蝙蝠科果蝠是伊波拉病毒的自然宿主。最重要是,現時並沒有針對伊波拉病毒可用且有效的疫苗(編者按:美國國家衛生部門正研發伊波拉疫苗,成功保護獼猴不受伊波拉感染,但仍須進行人體臨床測試)。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時刻為病人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期望病人可支持到病毒消退。以下為世衛建議的預防感染方法:
.在受到影響的雨林地區,減少與高危染病動物接觸 (即果蝠、猴子或猿)。
.食用動物前要徹底煮熟。
.應避免與伊波拉感染者發生身體接觸。在家中照護病人時,應戴上手套和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到醫院探視病人後應立即洗手。
.伊波拉病毒死者應在使用保護性較強的裝備情況下得到處理,並即埋葬其屍體。(進階級)■參考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小知識:
世界衛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在1948年建立,是聯合國負責衛生的專門機構。世衛認定健康為一項共同責任(Shared Responsibility),涉及到對跨國衛生威脅(Transnational Health Threats) 的集體防禦(Collective Defense)和不同國家及社會均獲得基本保健的公平原則 (Equitable Access to Essential Care)。
截至今年3月,世衛共有194個成員國,現任總幹事為來自香港的陳馮富珍。 世衛負責對全球衛生事務提供領導作用、擬定衛生研究議程、制訂各種衛生標準、提供公共衛生政策方案,並向各國提供技術支援及監測和評估世界衛生趨勢及概況。以下是世衛的主要目標及其核心功能:
.領導全球:提供領導功能,並且統合重要的世界性衛生事項和聯合行動。
.衛生知識:制訂對公共衛生的研究議程,並促進開發、翻譯和傳播有關知識。
.制訂標準:制訂公共衛生的規範及標準,並促進和監督其實施。
.政策方案:闡明公共衛生的科學概況及現象,並製定以實驗證據為基礎的政策方案。
.技術支援:提供技術支援,促進各地衛生機構的變革及建立其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監測評估:監測全球疾控情況並評估最新衛生趨勢。■參考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辭彙鏈接:
伊波拉病毒 Ebola Virus Disease
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共同責任 Shared Responsibility
跨國衛生威脅 Transnational Health Threats
集體防禦 Collective Defense
基本保健的公平原則 Equitable Access to Essential Care
想一想:
1.根據上文,指出伊波拉疫情的最新進展。
2.參考上文,討論世界衛生組織為何將伊波拉疫情升級為「國際關注緊急公共衛生事件」。
3.你認為不同的健康資訊、社會組織、發展程度和文化價值觀會如何影響伊波拉病毒防治工作?試各舉例加以說明。
4.試討論現有哪些國際組織正為解決世界疾控問題及推動公共衛生而作出貢獻,並說明其主要功能及職責。
5. 試評價世界衛生組織在對抗伊波拉疫情上的工作。■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答題指引:
1. 考生必須參考上文資料,描述今年伊波拉疫情的受影響地區、感染者人數及死亡人數。
2. 宜先解釋「國際關注緊急公共衛生事件」的定義,然後分析伊波拉疫情如何符合其條件。
3. 「健康資訊」、「社會組織」、「發展程度」和「文化價值觀會」是影響伊波拉病毒防治工作的四大因素,考生應逐項舉例討論,才能取得較高分數。
4. 可舉世界衛生組織為例,從監測疾病、評估疫情發展趨勢及提供保護措施等方面說明其重要功能及職責。
5. 題目要求考生「評價」,故應就世衛的相關表現置予「好評」及「負評」,並舉出充分理據證明。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 《伊波拉病毒病》,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http://www.chp.gov.hk/tc/content/9/24/34397.html
2. Ebola: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general public, WHO,http://www.who.int/csr/disease/ebola/what-you-need-to-know/en/
3. 《伊波拉殺逾2400人 潘基文:隔離不能緩解疫情》,香港文匯網,2014-09-13,http://news.wenweipo.com/2014/09/13/IN1409130014.htm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