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擁有逾700年的建街史、100餘年的商業發展史,它在記錄這座城市的歷史與變遷中,成為一個歷史地標,又在見證這座城市的崛起與繁榮中,成為北京的城市地標。
進入新的時代,一邊是科技浪潮對傳統零售業的衝擊,另一邊是日漸成熟和理性的消費者,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王府井大街為何仍自信地站在全球眼光和文化視野的高度,挑戰成為未來一個新的「全球地標」,與紐約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麗捨大街」等世界名街試比肩,答案或許就在文中。
歲月流轉王府井 百年金街底蘊深
王府井大街始建於元代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明朝永樂皇帝遷都北京後,隨著紫禁城的興建,王府井地區出現了十個王府和三個公主府,由此亦被稱為「十王府」或「王府街」。之所以後來得名「王府井」,據考證,源於明中葉以來街上的一口水井。清光緒31年(公元1905年) 重新釐定地名,遂定名為王府井大街,一直沿用至今。
王府井大街的商業活動最早出現在15世紀中後期,到了1903年,在清朝八旗兵神機營廢棄的練兵場上建起了東安市場。在這前後,伴隨著東交民巷使館區的形成,一些為外國人服務的銀行、商號也落戶王府井。20世紀二、三十年代,王府井大街的商業進一步發展,躋身於北京四大商業區行列。
自清末以來,王府井大街一直是京城最繁榮之地,中華老字號無不聚集於此,留下了眾多耳熟能詳的名店故事,如225號的同升和鞋店,始建於1902年,1932年落戶於此,曾為毛澤東、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製作皮鞋;194號承古齋原名崇古齋,光緒二十六年由奉系軍閥張作霖之老師、虞山派畫家陳衍庶出資白銀一萬兩承建;192號的建華皮貨服裝公司,前身為德源興,始建於1927年;還有東來順、盛錫福、全聚德等等。
新中國成立後,鑒於王府井的既有基礎和重要地位,在中央政府的推動下,興建了有「新中國第一店」之稱的北京第一座國營大型綜合性百貨商場──百貨大樓,之後,又陸續興建了全國最大的工藝美術商店、最大的新華書店、外文書店,新中國婦女兒童用品商店等,由此,王府井大街奠定了「新中國商業第一街」的地位。
改革開放以後,王府井以其極高的品牌認知度,成為外商投資北京的首選地之一。1993年,以王府井的第一個中外合作項目新東安市場的建設為標誌,進入了新的大規模開發建設時期,王府井大街由此逐漸擴展成了王府井商業區,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
然而,隨著北京新商圈的日漸興起,以及王府井當時充斥著與街區各大商場定位極不相符的低端業態,這條百年商街的吸引力也曾一度下降。
為了及時遏制住中低端業態萌芽的勢頭,王府井商業區先後進行了四期改造,工程總投資達33.9億元,一方面是對現有商業的升級,通過品牌調整,由百貨大樓、新東安廣場等引進時尚、高檔品牌來實現現有商業的升級,另一方面是對新建項目的定位,要求引進高檔、時尚,能與周邊形成錯位經營的商業。事實證明,這為它的後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借品牌升級轉型 商業業態佈局更加均衡
建設改造後的王府井商業區,如同抹去了歷史塵埃,秉承著它與生俱來的「貴族」氣息,在歷史長河中緩緩行進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2011年9月,王府井20年總體發展戰略規劃出爐,規劃中未來的王府井商業區將形成「金十字」的佈局,以王府井步行街為主線,金寶街為延展,形成橫縱道路網格狀,地下空間無障礙貫穿的「立體化街區」。
只要從作為王府井商業區重要組成部分的金寶街來判斷,王府井的未來目標顯然不是紙上談兵。一條不過730米長的街道上,國際一線的品牌與世界品質的建築交相輝映,不但擁有GUCCI、BOTTEGA VENETA、BURBERRY等幾十個國際一線品牌,還雲集了法拉利、瑪莎拉蒂、阿斯頓•馬丁等眾多名車展廳,此外,香港最尊貴的會所之一--香港馬會北京會所,以及聲名顯赫的王府半島酒店、麗晶酒店、勵駿酒店等均落戶於此。
可以說,頂級奢侈品品牌入駐率是反映一個城市商業等級的重要指標,也標誌著一個商圈的高端商業價值被認可。
近年來,隨著王府井商業區持續實施品牌升級戰略,其街區內的商業商務設施總面積亦得以不斷擴容,目前已達到近240萬平方米,其中商業面積達80萬平方米,據王府井建管辦負責人李軍表示,不久的將來,王府井商業區還將陸續建成數個大體量的商業建築,包括王府中環、嘉德藝術中心、海港城等項目,最終將形成王府井主街上每隔200米至300米就有一個大型商業建築的密集程度。
在這些項目中,有望於2016年第三季度竣工的王府中環,無疑是王府井商業區最受關注的高端項目。該項目不但被其開發商香港置地定為「其在北京的首個旗艦商業地產項目」,亦被李軍視為「王府井商圈下一步品牌升級的重要支撐」。資料顯示,王府中環佔地面積約為兩萬一千平方米,將會提供大約五萬平方米的高端奢華零售空間,同時還包含一家擁有七十四間客房的文華東方酒店。
此外,位於王府井商圈北部的海港城、嘉德藝術中心正在建設當中。其中,海港城商業中心面積達到20多萬平方米,建成後將大大提升商圈北段的商業人氣;嘉德藝術中心與中國美術館隔街相望,將中國美術館的文化氛圍和王府井商圈緊緊相連,今後嘉德藝術品拍賣和藝術品展示亦將在這裡進行。隨著地鐵8號線路網的逐步完善,這兩大建築將和重新進行品牌調整後的「in88」商業中心一同,改變王府井商圈「南熱北冷」的現狀。
立「全球地標」高度 業內精英齊把脈
在北京正全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大背景下,未來王府井要被打造成「北京宜居之都第一街」。眾所周知,當今已公認的世界城市包括紐約、巴黎等,而這些城市都有一條世人皆知的名街,比如前者的「第五大道」,後者的「香榭麗捨大街」。從這個角度觀察,可以說,王府井大街將自己的建設、衡量標準已然提到了與上述名街一致的高度。
對此,即便現在王府井的年銷售額逾100億人民幣、全年遊客達到9000萬人次,多年來在王府井地區擔任管理工作的李軍仍有清醒認識,他在第四屆王府井國際品牌節的論壇上,實事求是的梳理出了王府井當前面臨的挑戰和差距,如商業功能仍偏單一、公共設施與空間的舒適度需進一步提高、店舖組合亦有不合理之處......
他透露,接下來,王府井商區將繼續吸引、集聚更多的國內外有個性、有特點的知名品牌,以形成差異化經營,鼓勵類似商圈內的北京APM商場引入餐飲時尚品牌的做法,同時,還將在商區的休閒、文化展示、購物體驗功能上進一步予以提升,其中王府中環的建成將充分體現王府井商圈「商品展示」的功能。
作為王府井所在轄區的政府代表,東城區副區長王中華亦在論壇上提出了可行性很強的想法:政府將通過徵求商家的意見,借鑒國外的做法,推動籌建一個王府井商圈的商會,通過商會發揮行業的自律、發展、交流等作用。
李軍和王中華所表達的觀點,其實和諸多匯聚在今年王府井品牌節活動之一--「構建成功世界商圈的多元化因素探討」專業論壇的國內外頂尖的業內專家的看法頗為契合。
捷得建築師事務所公司聯合首席執行官、亞洲區總監金聖采表示,亞洲城市中可能有二十幾個一模一樣的城市中心,因此,地方品牌或區域品牌反而是形成差異化發展的制勝之道。同時,亦要體現原汁原味的當地特色。
憑借為屈臣氏蒸餾水設計的水瓶而獲得「瓶裝水世界」全球設計大獎的劉小康則提出了「東城區文化三角」的概念,他認為王府井大街北端的「國家美術館」、「首都劇場」、「老捨博物館」、「涵芬樓書店」以及即將建成的「嘉德藝術中心」,正是「東城區文化三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他非常看好王府井商業區銜接和繼承周邊這些歷史文化遺產、城市設計的巨大潛力。
而投身高級消費品行業逾35年,曾為卡地亞、伯爵國際和歷峰亞太公司擔任高管的Francis Gouten,以法國「香榭麗捨大街」委員會為例,來說明一個商會性質的組織在促進商業街區繁榮方面所發揮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觀點恰好呼應了王中華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