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9月27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化視野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台灣月2014 細說台港故事


放大圖片

從2005年開始,台灣月一直把台灣老城的故事帶進香港,每年透過不同的主題細說台灣文化。從藝術文化、創意市集、美食小吃、獨立書店到去年的野台戲,台灣人的生活方式慢慢滲入香港,改變了不少人。

今年台灣月一反過去單向式地「引入文化」,主辦方以「故事.台灣」為主題,透過兩位「來自香港的台灣人」的經驗,及台港例子,重新審視我城的發展。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伍麗微

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盧健英說,從去年的野台戲開始,台灣月逐漸與香港市民拉近距離,今年的「故事.台灣」則將心思放在香港人身上,讓公眾親身體驗台灣文化。

今年台灣月將舉辦六十六場活動,合作機構超過二十家,大家熟悉的台灣表演團體如雲門舞集、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國光劇團等,將走訪觀塘、西貢、沙田、深水埗、屯門、荃灣等地區,透過即場示範及量身打造的教學模式,開啟創意旅程。

國樂新奏

一如既往,台灣月少不了表演藝術。這次台北市立國樂團將與國光劇團及台北故宮博物院帶來兩場別出心裁的演出,分別是京劇《孟小冬》和音樂會《光華耀目》。於1979年成立的台北市立國樂團早年發展並不順利,始終未能開拓年輕觀眾,但六年前由著名作曲家鍾耀光擔任團長後,開始打破困局,他重新定義國樂,以多媒體方式及跨界形式,洗刷國樂古板的印象。鍾耀光是香港人,離開香港28年,他將帶着國樂團回香港演出。

而送給香港人的第一份大禮,便是聯同國光劇團呈獻的《孟小冬》,並由著名京劇表演家魏海敏飾演孟小冬一角。孟小冬的傳奇人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從早年與梅蘭芳相識結緣,到後來遇上杜月笙、拜入余叔岩門下、精研余派唱腔,及後移居香港、台灣。魏海敏大膽穿梭生旦間,跨越性別界限,並挑戰鍾耀光所編的曲子,「既演戲又唱歌,而且曲子非常不好唱,有11種聲線變化。」魏海敏糾結地說。

至於《光華耀目》音樂會,則得到台北故宮博物院授權,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將化身會動的古畫,樂團因應畫面配合演奏,視覺與文化記憶的多重感受,絕對叫人難忘。

活化老城

盧健英形容今年台灣月的菜單走「老菜新吃法」,國樂這道「老菜」配上京劇和多媒體元素,瞬間變得可口,而老菜豈止一道,台港都有不少老城區,如何「破舊立新」、重現老城魅力,也很考大廚的功夫。位於台北的大稻埕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商圈,曾經的商賈雲集之地因城市發展而日漸褪色;無獨有偶,盧健英每天上下班走過的西營盤也曾是華人聚集、販售南北貨的商圈,但隨着經濟發展,西營盤從繁榮走向老舊。相似的老城商圈,並不是只靠重建才能風生水起,主辦方邀來多個人聲樂團,利用西營盤正街的地理特色,唱出多首懷舊金曲,串連兩地人對昔日美好日子的懷念。此外,主辦方亦邀請香港中文大學建築系一同合作,在西營盤開展設計項目,學生將與居民一同創作桌椅,11月9日在正街這條全港最斜的街道上展出、並邀請區內人士在桌椅上共餐。

活化老城還有更多方式,另一位來自香港的台灣人便利用說故事的方式,將逐漸消失的生活風貌、社區人情娓娓道來。台北故事館創辦人陳國慈生長於香港,後來留學英國,1975年移居台灣,2003年創立台北故事館,成為台灣首個認養古蹟的人。她說位於台北基隆河畔的這幢洋房(台北故事館),讓她想起早年在香港上學的日子。「我在香港度過很長一段時間,直到18歲去英國留學。那時我住香港島,卻在九龍的拔萃女書院讀書,我每天都坐小輪過海。」但幾年前她得知天星碼頭拆卸後大受打擊,「突然醒來,回憶都不見了。」她說,城市的古蹟代表了一個地方的回憶,留住古蹟,等同留住時光。她也以這樣的想法經營台北故事館,在屋貌不變的狀況下,持續舉辦活動、展覽、演講等,與公眾分享古蹟故事。台灣月舉行期間,台北故事館將帶來「台灣老行業的故事」展覽及系列講座,向香港觀眾說說台灣傳統行業及老師傅們的故事。

10月31日至11月30日,一起尋找城市故事。

相關新聞
台灣月2014 細說台港故事 (2014-09-27) (圖)
歐陽中石書中華古訓 宣揚以「德」統領全局 (2014-09-27) (圖)
全國美展開幕 578作品供欣賞 (2014-09-27) (圖)
書畫名家相約寧夏 (2014-09-27)
走東走西:寫書人沒落 (2014-09-27)
「嶺南意象」入校園-伍月柳水墨畫展日前開幕 (2014-09-24) (圖)
青年聾人的色彩夢 (2014-09-24) (圖)
超越懷舊攝影 回應社區變遷 (2014-09-24) (圖)
第十二屆中西部民歌(花兒)歌會閉幕 (2014-09-24)
首屆全球華人書畫展 國慶在京舉辦 (2014-09-24)
瑞典設計襲港 (2014-09-20) (圖)
吉澳兩地書畫展 逾百幅作品亮相 (2014-09-20) (圖)
黃碧雲:獲獎讓我無畏前行 (2014-09-20) (圖)
香港週十月台北見 (2014-09-20) (圖)
走東走西:漫議自我檢舉 (2014-09-20) (圖)
新舊公園兩面睇 創新精神永不變 (2014-09-17) (圖)
90位全球小畫家 以畫筆記錄本港歷史建築 (2014-09-17) (圖)
席慕蓉歸鄉 講述「蘇力德」情愫 (2014-09-17)
首屆全球華人音樂會 月底北京開鑼迎國慶 (2014-09-17) (圖)
助琴童圓夢 搭建兩地音樂交流橋樑 (2014-09-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化視野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