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內地銀監會表示將設立信託業保障基金,用於託管被停業整頓、撤銷或關閉的信託公司,並參與其資產處置和機構重組,為信託違約風險擴散設立防火牆。今年以來,隨着內地政府打擊影子銀行,與信託業高度關聯的房地產業持續低迷,信託業的風險出現顯著上升。第四季度開始,信託業將迎來償還的高峰期,筆者認為信託違約不可避免,市場要保持高度警惕。信託業是影子銀行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總資產在2014年6月底達到12.5萬億元,比2011年增加了4倍,其規模相當於銀行業總資產的約7.7%。信託業的快速增長與商業銀行表外活動的迅猛增長密切相關。
貸款轉移無減危險
商業銀行常與信託公司推出單一信託計劃,以此來將貸款轉移到表外。在實際操作中,信託公司成為商業銀行的金融中介,將普通企業貸款轉變成為同業貸款。同業貸款不僅不需要計入銀行存貸比的考核,對於同樣數量的貸款而言,同業貸款所要求的風險加權資產亦僅為企業貸款的25%,因此,商業銀行熱衷於通過這一操作來增加利潤。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監管條例下,商業銀行不允許對房地產業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大量放貸,商業銀行可以利用信託公司規避這一監管對上述行業放貸。雖然這些貸款轉移到了銀行的表外,但為單一信託承擔風險的其實是商業銀行,一旦信託違約,參與其中的銀行將承擔最終損失。
信託償還高峰將至
今年以來,隨着經濟增長放緩,房地產市場疲弱,集合信託的信貸風險已經大幅上升。內地銀監會最新數據顯示,信託公司的不良資產約為700億元,相當於信託公司總資產的0.6%,以及集合信託資產的2.1%。信託償還的高峰期亦即將到來。我們估算,今年至今為止,約1萬億元集合信託已經到期,今年第四季度,可能將有2,000億元至3,000億元信託產品到期,明年還將有1.5億元至1.7億元信託產品到期,比今年到期總額高出20%至30%。
儘管信託公司仍有足夠能力可以應對目前的不良資產,加上信託業和地方政府有着錯綜複雜的密切關係,信託業系統風險目前出現的機會不大,但隨着信託償還高峰出現,信託業的流動風險將顯著上升,屆時違約個案將難以避免。■美聯金融集團高級副總裁 陳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