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電腦及智能手機相關的互聯網危機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網上攻擊及通過鎖上用戶電腦作勒索行為的案例持續增加,並伸延至智能手機。如不幸被駭客鎖上,用戶需繳付金錢解鎖。
大部分病毒針對Android
根據F-Secure保安實驗室表示,隨着類似危害軟件的發現率不斷上升,引證出無論是家庭、企業或政府用戶,均需採用更有效的保安軟件增強系統防護。
在智能手機平台方面,在今年第一季,新發現的原種病毒有277種,其中275種是針對Android。第二季的數字顯示,共發現了295種新類型原種病毒,其中294種在Android平台上發現,iOS只佔其一。然而在第二季最具危害性有兩種,第一種較典型,用戶手機中木馬程式後會自動發送收費短訊;第二種是由智能手機盜取用戶資料然後傳送至伺服器中。此外,6月時發現一個名為Slocker的危害軟件,看來和合法軟件相似,實則是一個勒索軟件,亦是第一個運作於手機平台的勒索軟件。
個人電腦方面,在頭十位的病毒中,佔最大比率(多達31%)的是已存在6年的Downadup / Conficker。這種蠕蟲曾經於200個國家感染了以千萬計的電腦。至今持續肆虐主要是由於大部分用戶的電腦仍使用缺乏更新檔的舊軟件。
於蘋果電腦發現的新種病毒繼續浮面,今年上半年共發現了25種新型原種病毒,其中一些是針對某些機構來製造的,去年7月至12月期間共發現了18種,但少於2013年上半年的33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