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學生於校內民主牆貼文抗議罷課,但被人刻意摺起「滅聲」。甘瑜 攝
學生會標語向同學施壓 異見文章或遮或摺圖滅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甘瑜)部分大學生聲稱要以罷課、「佔中」爭取民主,但卻令學校成為「一言堂」。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和罷課委員會早前大肆「宣傳」罷課,並製作「返學奴」標語,譏諷上課的學生為「奴隸」,試圖對中立學生施加壓力;有代表甚至走入課室宣傳,行為惹起同學反感。有學生不堪其擾,於民主牆上張貼文章抗議有關行為,但其言論被支持陣營的學生用其他文章遮蓋,更有人刻意摺起抗議文章,試圖滅聲。不少學生都直言,不認同學生會貶低不罷課的同學,更有學生指現時氣氛下,不支持罷課一定有壓力。
現時走進各大院校,映入眼簾的不再是光潔的校園,而是這裡掛一幅罷課橫額,那裡貼一張罷課「傳單」,溫和的「呼籲」學生罷課,語氣尖酸的則寫道「咪再扮睇唔到!」激進的甚至寫上「返學奴」三字,譏諷不罷課的學生為「奴隸」。更有人入課室煽動罷課,結果被學生批評阻礙課堂進行。
有學生不堪其擾,自行動手撕走這些違規張貼的單張,也有學生張貼署名文章《我想說》於民主牆上,內容寫道:「抗議『佔中』學生把學校作為滿足一己之私的洩憤處,隨意到處黏貼『街頭廣告』。同時抗議學校不及時清理違規黏貼。」該文章又譴責支持「佔中」的教授,鼓吹學生罷課,認為為人師表應注意言行。
所謂「道歉信」 誠意少訓話多
對於同學的不滿和抗議,浸大學生會上周五發出「道歉信」,其中一段以「為『不合適』的宣傳致歉」為標題,表示為「所有的冒犯致歉」,稱自己並無惡意,而「返學奴」的標語是希望「讓同學多出一個思考的機會」,其後又指作為學生,「我們實在不應該放棄學習、思考的態度去衡量每事每物的對錯。」
不過,學生會在信中卻反問同學為何不去了解罷課學生作出如此舉動的原因,希望「更多同學能以體諒、尊重,而非攻擊、破壞的態度去學習、成長」。「道歉信」的立場由為失當行為致歉,變成暗諷不罷課的學生「放棄學習、思考」,再變成訓話同學不體諒和尊重罷課的人。
學生:學生會回應不恰當
就有關宣傳和學生會回應,有浸大學生坦言並不恰當。該校英文系二年級生陳同學表示,自己有參加罷課,但認為學生會等人的行為「有點偏激」,「同學選擇罷不罷課,有自己的考慮,不應說選擇上課的學生就是奴隸。」
他表示,對於學生會四處張貼單張,自己認為沒有問題,但不應「過量」,「所謂的過量就是不應把宣傳變成『輿論戰』,去對其他學生施加壓力。」
對於學生會的「道歉信」,陳同學亦坦言不太有誠意,認為當中有暗諷成分,「學生會叫不罷課的學生去了解他們為何罷課,為甚麼他們不反過來想呢?」他表示,在目前的氣氛下,不支持罷課的人多多少少會面對壓力,「一些很久不見的朋友,都會問『你有沒有罷課?』」
返學被標籤不關心社會
就讀該校社會科學系的一年級生陳同學和李同學均表示,不認同學生會用「返學奴」去貶低上課的同學,「雖然我明白他們是想同學關心社會,但『返學奴』這樣的說法是有偏見的,希望他們可用正面的方法去宣傳。」她們指,現在於大學不支持罷課的學生一定會有些壓力,「總有些人會覺得他們上課就等於不關心社會。」
浸大發言人回應事件表示,希望學生彼此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