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佔領」行動至今已近一個月,市民觀望氣氛濃厚,導致整體住宅成交量急挫 ,尤其是二手樓的成交更明顯萎縮。資料圖片
發展商推盤放慢 代理稱後市不樂觀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佔中」行動至今已近一個月,其間樓市買賣兩閒,市民觀望氣氛濃厚,導致整體住宅成交量急挫。根據利嘉閣數據,「佔中」前後三個星期的50大屋苑交投量急跌22.22%。新盤成交亦同樣下滑,本報以周末成交量比較,10月四個星期共約899宗一手成交,較9月下跌12.46%,反映發展商推盤步伐放慢。
代理認為,「佔領」行動一日未結束,市場觀望態度始終難以消弭,全月交投量相信只能在低位徘徊。「佔領」行動持續,各界觀望事態發展,樓市交投受到社會氣氛影響,買賣雙方於價錢上進行拉鋸。各類別物業交投中,二手成交受到衝擊最大。
二手最傷 三周瀉逾22%
根據利嘉閣地產分行數據,50個指標屋苑在「佔中」之後三個星期,累計錄得364宗成交,而「佔中」前的三個星期則錄得468宗成交,反映「佔中」前後三個星期的二手交投已下跌22.22%。
事實上,自8月份暑假完結,9月份樓市氣氛已隨即回落,「佔領」行動對樓市的影響猶如「雪上加霜」。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周滿傑表示,綜合土地註冊處最新數據,10月首23天全港暫錄約3,489宗二手住宅買賣登記(數字主要反映9月中旬至10月初的二手住宅市場實際狀況),較9月同期的3,685宗已減少5%。
利嘉閣地產董事陳大偉認為,政治談判結果一日未明,二手市場觀望態度始終難以消弭,買賣雙方仍會在價錢上角力拉鋸,預期二手交投只能在低位徘徊,至於樓價則只會向下微調。
利嘉閣地產按照趨勢推算,預測10月份二手登記只有4,300宗水平,較9月份的4,776宗減少約10%,並創近半年新低。然而,由於10月份登記數字未反映「佔領」行動造成的影響,預料11月公布登記數字才反映示威運動對樓市的衝擊,屆時二手住宅買賣登記宗數的跌勢勢必進一步擴大。
一手被波及 10月以來跌逾12%
至於一手方面,以周末成交量比較,10月「佔領」行動後四個星期一共約有899宗成交,而此前9月份4個周末則有1,027宗成交,前後比較下跌12.46%。惟值得留意的是,10月4、5日的周末,一手成交有456宗,佔10月成交逾五成,而當時因多個新盤早於9月底已部署賣樓,10月初「欲罷不能」,故未實際反映「佔領」行動造成的影響。
而回顧10月至今為止的周末成交數據,下跌趨勢明顯,除月初突然「爆升」外,按周不斷下滑。於過去兩日的周末,一手市場成交跌至95宗,多來自貨尾單位,反映發展商的推盤速度減慢,或希望觀察「佔領」行動的發展,之後再定策略。
據中原地產研究部資料,截至10月21日,10月的一手私人住宅暫錄得138.3億元及1067宗(主要反映9月份),預測全月將錄得300億元及2,000宗,按月上升97%及72%,創1995年以來按月歷史新高,11月數據或回落。
工商舖方面,據美聯工商舖巿場部及資料研究部資料,10月首15日巿場商舖買賣成交宗數較同期跌近15%,市場現交投壓力。租巿反應滯後,縱然期內租賃成交宗數仍錄27%增長,惟降租、頂租及蝕讓個案陸續湧現。美聯工商舖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黃漢成相信,隨着事態持續,預料第4季入境旅客人數將按季回落15%至20%,影響力將進一步浮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