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滬港通概念股重災 港股二萬三危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滬港通」因「佔中」而未能如市場預期於10月27日「通車」,令昨日港股及A股齊受拖累,恒指一度跌近300點,二萬三險失守,上綜指則跌穿2,300點,本港的滬港通概念股跌幅5%以上的比比皆是。
綜合市場意見,「佔中」為禍金融市場,除阻礙滬港通開通之外,由此還有阻礙放寬港人每日2萬元人民幣兌換上限、推遲A股納入MSCI明晟指數、影響人民幣國際化及內地資本賬開放等五宗罪。
滬港通爽約,港股A股齊跌。恒指昨低開26點後,跌幅一度擴大至近300點,貼近23,000點支持位,失守250天牛熊線及10天線。尾市跌幅收窄,恒指全日收報23,143點,跌158點,成交增至572億元。上滬綜指昨失守2,300點整數位,跌幅0.5%,拖累國指收報10,311點,跌80點。
滬港通「開車」無期,相關概念股顯著受壓,港交所(0388)首當其衝,全日挫4.7%至166.2元。券商股全線下跌,國泰君安(1788)跌4.5%,海通證券(6837)跌逾3%,中信証券(6030)、海通國際(0665)、中州證券(1375)及申銀萬國(0218)分別跌2.7%、5.4%、6.8%及8.8%。此外,敦沛(0812)跌8.5%,第一上海(0227)更跌逾9%。
張華峰:港金融中心地位受損
恒豐證券董事長兼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滬港通未有開通日期是與近期的佔領行動有關,擔心若果事件未能解決,會令中央對本港的金融政策改變,長遠影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則認為,早前歐美股市大跌,市場波動較大,延遲推出勝過倉卒推出。他認為,12月是基金經理業績考核的關鍵月份,其做多動力往往較強,或有利市況向好,12月份為滬港通提供一個合適的開通時機。
大華繼顯香港研究部策略師李惠嫻表示,滬港通延遲只對市場帶來短暫的心理影響,始終滬港通是人民幣國際化重要一步,相信兩地的「通車」不會無限期押後,預期大市不會有太大沽壓,在22,566點上會覓得支持,相信投資者會聚焦本周聯儲局的議息結果。
智易東方行政總裁藺常念稱,港交所昨日因滬港通未能在盛傳的10月推出致急跌,這反而是投資者「撈底」的良機。至於何時撈底,他認為要等股價跌至160元左右,就可以分注入市。
開車無期 勢必影響券商部署
不過,他認為,滬港通延遲對券商股的影響更大,因為其相關系統的投資是動輒以百萬計,滬港通未開通,勢必影響券商部署,從而打擊股價表現,有關板塊相信要待正式開通後,始能見反彈。
具滬港通概念的AH差價股也被拋售,當中以浙江世寶(1057)差價最大,故該股昨日曾跌約15%,收市仍跌6.5%。南京熊貓(0553)亦挫5.38%,山東墨龍(0568)跌5%,重鋼(1053)急跌7%,京城機電(0187)及東北電氣(0042)齊挫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