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梁振英強調,滬港通具深遠戰略意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自明)滬港通「通車」,為香港與內地金融事業創造更有利條件。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說,滬港通順利開通,對深化和擴大兩地證券市場,具深遠戰略意義,不但有助內地資本項目逐步開放及人民幣國際化,同時進一步提高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流動性。他並指,國家財政部將於本星期再次在香港,向機構投資者及香港居民發行國債,預料會受市場歡迎,寄語香港繼續做好有關工作,為國家經濟及金融創新改革作出貢獻。
拓金融業利年輕人就業
梁振英昨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主動向傳媒指,滬港通能順利開通,是香港金融事業發展的一個大日子,但公眾不應只着眼於有多少內地資金來到香港的股票市場,因為香港股票市場一直不乏香港或外來資金,大家更應着眼要壯大香港的金融事業,作為國際資金進入內地的一個重要門戶。
梁振英強調,滬港通開通後,香港作為國家主要資訊和知識中心的作用將更明顯和更重要,因為更多外國投資者,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會在香港取得與內地股市和上市公司有關的資訊和分析報告等,為香港提供更多經濟活動、帶來更多收入。
他亦深信,發展金融業能為香港年輕人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包括現時在大學就讀商科、金融、經濟的年輕人,可以為他們提供更多、更好的就業和事業發展機會。」
120億人幣國債料受歡迎
梁振英重申,現屆特區政府十分重視香港金融事業的發展,因為香港金融業是香港經濟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僱用的工作人口有6%,但生產總值的貢獻是16%,說明人均產值十分之高。此外,國家「十二五」規劃表明「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中心的地位」,特區政府會用好當中給予香港的支持和機遇,同時希望國家今後能給香港更大支持。
梁振英昨日傍晚出席交通銀行(香港分行)80周年酒會致辭時,再次主動提到滬港通順利開通,其中香港居民兌換人民幣限制被取消,為推動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提升到另一個新台階。他並指出,國家財政部將於本星期再次在香港,分別向機構投資者及香港居民發行國債,總值120億元人民幣,相信會受市場重視及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