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霖坐鎮關係香港金融命脈的金管局,旗下外匯基金投資每日幾百甚至上千億上落,連眨下眼的時間都沒有,更遑論是聽他細數當年,尤其是他的個人私事,不過,他昨日出席中大崇基學院第六十屆畢業典禮並致辭,就大爆自己兒時夢想及大學畢業後求職的瘀事,勉勵同學要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去實現理想、追求夢想,不要空想。
小學時只想有個木搖搖
陳德霖成長於一個困難和匱乏的五、六十年代,當年香港找工作很難,即使有工開,大部分人的工資只能勉強夠餬口,手停口停,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子女快高長大,能盡快幫補家計。故此當他讀小學時,已決心考好升中試,理想只是入讀一間好中學。
他透露小學時的另一理想,是被抽中參加一個電台的兒童節目,藉以得到一個一直渴望的獎品,就是可口可樂特製版的木搖搖。可惜過了半世紀,這個木搖搖的「理想」至今都落空。
到了中學,他的理想又提升了,希望會考可考到好成績,有機會升讀大學。結果在1972年考入崇基,而他畢業後的第一志願,是希望能去海外深造,但基於經濟理由,一定要先儲夠錢,才可去讀碩士或博士。當時他的理想就改為要考到一級榮譽,並在大學擔任兩年助教,賺了錢再去深造。
寄40求職信無公司肯請
但事與願違,一級榮譽考不到,助教職位又落空,因大學已另聘高明。陳德霖只好面對現實,拚命找工作。當時他「漁翁撒網」,親手打了40多封求職信求職,也一口氣報考了ICAC、AO、EO和ALO等崗位。令人沮喪的是,竟沒一間公司願意考慮,甚至連一次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幸好,他後來獲得政府機構的面試和取錄,最終選擇做政務主任,最後才能成為今天的金管局總裁。
陳德霖認為,能夠達致理想的人,一定是會做好眼前每一件事,能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去爭取和落實理想目標。若光有宏大志願,但好高騖遠,只顧沉醉於遠大願景,不甘於做好眼前本份,經常覺得自己大材小用,甚至傾向求勝心切和急功近利,這些都是很多聰明和有能力的人卻未能成功達致理想的主因。
■記者 周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