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工程施工中不少器具都需馬拉肩扛
與青藏電力聯網工程相比,川藏聯網工程的施工顯得更為艱難。在層巒迭嶂的山脊上矗立的一排排鐵塔絕非易事,說起施工,最難當屬物料運輸。據該工程指揮部物資運輸部主任楊周介紹,包括鐵塔、高壓電抗器、主變壓器等大件設備共約40萬噸設備物資,都需要從成都、大理和麗江沿路途艱險的川藏和滇藏公路,超長距離運抵現場。沿途需翻越多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以及原始森林和冰川峽谷,部分地段難以通行。
運輸只靠馬拉肩扛架索道
川藏聯網工程全線需架設鐵塔2760基,90%塔位建在高海拔、無人區、遠離公路或無運輸道路之地,塔位與道路最大高差達1800米,且工程全線約60%的塔位為車輛無法到達區域,川藏聯網工程副總指揮、國家電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副總經理丁燕生坦言:「在科技已經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不得不從雲南請來馬幫,用原始的運輸辦法解決幾十萬噸物資的運輸問題。在川藏工程施工現場,總共有上千匹馬和電力員工一起奮戰,馬匹摔傷、摔死甚至累死的事情時有發生。」
在馬匹都無法到達的地方,施工人員只能架設索道。楊周說,川藏聯網工程索道架設規模前所未有,其中1.5噸級貨運索道900餘條,架設長度1100餘公里,服務鐵塔1800餘基。單條索道最長4522米,最大單跨檔距1920米,最大單跨高差910米,最大懸傾角52度,最多支架21跨。全部40萬噸物料中,大約有30餘萬噸是靠索道從山下運送到山上。
忍受高寒缺氧 挑戰身體極限
高原缺氧是川藏聯網工程面臨的又一大難題。川藏聯網工程施工路途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 沿線大部分地區處於低氣壓、缺氧、嚴寒、大風和強輻射區域,很多地方,含氧量通常只有平原的30%。據瞭解,川藏聯網工程施工高峰期工人總數達1.2萬人左右,其中40%的人員由於不能適應高原施工環境被迫撤回內地,能堅持下來的人員也會不同程度被睡眠問題困擾?
「剛要入睡,就被缺氧的窒息感憋醒,然後大口呼吸,再入睡,又被憋醒,一晚上要持續很多次才能勉強進入夢鄉。」來自黑龍江省送變電公司的馮彥偉形容高原上入睡情景,苦不堪言。
高海拔電網建設零缺陷
為此,國家電網在施工沿線建立26個醫療站點,配置了符合高原特點的救護車輛和醫療設施,安裝四個固定式高壓氧艙,建成覆蓋全線的三級醫療保障體系,158名白衣天使、30多輛救護車穿梭工程一線,確保參建員工上得去、站得穩、幹得好。
經過2萬餘名施工人員的努力,最終戰勝了崇山峻嶺、江河阻隔、高原缺氧等艱難險阻,提前半年建成這項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高原輸電精品工程,也創造了世界高海拔地區電網建設「零死亡、零傷殘、零缺陷」的新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