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海外華媒採訪團參觀拉貝故居。 許娣聞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勇、許娣聞、朱皓 南京報道)12月2日,「國家公祭.華媒行動」海外華文傳媒採訪團採訪了多處南京大屠殺遺址,更詳盡地了解南京大屠殺這段中華民族的慘痛歷史。
採訪團首先探訪了拉貝故居,經過前一天對南京大屠殺歷史的深入了解,各位採訪團團員都對通過國際安全區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救助過25萬中國人民的國際友人約翰.拉貝有了深刻印象。
參觀拉貝故居 德總編感動
拉貝紀念館負責人楊善友介紹說,拉貝紀念館是曾被譽為南京「辛德勒」的德國人約翰.拉貝70年前居住的地方。這個地方曾是南京大屠殺時期的難民收容所,拉貝在這裡救濟了600多名難民,知名的《拉貝日記》也是在這裡誕生的。1937年12月,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前,拉貝被推選為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拉貝及其領導的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成員,在中華民族的危難時刻,出於正義感和仁愛之心,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盡其全力照顧、保護、拯救處於日軍暴行恐怖下的中國軍民,揭露戰爭罪行,呼籲世界和平。
來自拉貝故鄉的德國開元網總編輯張亦可參觀拉貝紀念館後表示,參觀拉貝先生故居,聽聞他的事跡後,十分感動但又很遺憾。在南京大屠殺期間,拉貝先生不遺餘力救助中國難民,他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令人肅然起敬。但遺憾的是,在他的祖國德國,他救助難民的英雄事跡長期不為人知。回到德國後,她一定着重報道拉貝先生事跡,讓更多的德國人認識這位「無名英雄」。
隨後,採訪團來到了南京中華門。 據了解,在中國首個國家公祭日(12月13日)即將到來之際,全球五大洲14個國家和地區的16家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在南京進行了「國家公祭·華媒行動」集體採訪活動,採訪團此前參觀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向遇難同胞敬獻鮮花,並宣讀了海外華文傳媒合作組織紀念南京大屠殺「和平宣言」,呼籲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