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文識趣:「生」「義」難兼 人生抉擇


孟子曾以魚與熊掌比喻人作道德抉擇時的道德思考,他認為抉擇的原則在於人的價值取向。面對不同選擇,人皆選自己認為最有價值的選項。面對「義」與「生」兩不可兼得的選擇,君子由於認為道義比生存更有價值,故必然「捨生取義」。原文如下: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孟子.告子上》

語譯

孟子說:「魚,是我希望得到的;熊掌,也是我希望得到的。如果兩者不能同時擁有,我便捨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希望得到的;道義,也是我希望得到的。如果兩者不能同時並存,我便捨棄生命而選取道義。生命本是我希望得到的,但有些東西比生命更有價值,故人不會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所厭惡的,可是有些東西比死亡更令我厭惡,故此有些禍害我不會逃避。如果人所希望得到的沒有比生命更重要,那麼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方法,為何不用呢?如果人所厭惡的東西沒有比死亡更討厭,那麼一切可以避禍的方法,為何不用呢?這樣做便可保住生命的方法卻不被採用,這樣做便可避禍的方法卻不被採用。由此可知人希望得到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所厭惡的東西有比死亡更討厭的。並非只有賢人有這樣的心,所有人都有,只不過賢人沒有喪失罷。」 《孟子.告子上》

模擬試題

1. 試根據文意,把以下文句譯為白話文。 (6分)

(1)「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 孟子認為「捨生取義」的理由何在?試加以說明。 (4分)

參考答案

1. (1)由此可知,人希望得到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所厭惡的東西有比死亡更討厭的。

(2)並非只有賢人有這樣的心,所有人都有,只不過賢人沒有喪失罷。

2. 孟子認為,生命本是人人希望得到的,可以當有東西比生命更有價值時,便不會苟且偷生,寧願捨生取義。此外,孟子認為死亡本是人所厭惡的,可是當有東西比死亡更令人厭惡時,人便不會躲避。總之,孟子認為堅守道義比保存生命更重要,故君子會捨生取義。

■謝旭博士

作者簡介: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兼任講師,教授中國文化課程。考評局資深主考員與閱卷員、專欄作家。哲學博士、文學碩士。PROLOGUE教育集團教育總監、中國語文科與通識教育科名師。

電郵:Dr.JukTse@gmail.com。

隔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科大霍英東研究院 南沙科園新樓開幕 (圖)
好人好事:「騎行助學」44天入藏盡是堅持 (圖)
義工逍遙遊:從智障朋友看到率真 (圖)
校園放大鏡:澳浸信中學訪渝穗交流
好書說不完:《活著》為何? (圖)
中華書局:《有情枝》
徵稿啟事
名師應試錦囊.細味《勸學.節錄》二之一:荀子畢生主張 學習修成正道 (圖)
古文識趣:「生」「義」難兼 人生抉擇
尖子教路:加分小秘訣 助考生奪高分
「中」有理據:大相徑庭 (圖)
文化拾穗.思方學介紹之二:凡事無絕對 辯證識問題
News buddy:綠色香港旅客愛 (圖)
吹水同學會:畢彼特和安祖蓮娜祖莉 (圖)
英語筆欄:香港地名探一番
中文視野:讀古文從字詞做起 (圖)
告別爛英語:加多一個s 意思大不同 (圖)
畫意空間:內心世界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