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現在整個農機行業科技人員水平不是很高,一味的只是模仿,缺乏創新,而科研隊伍形同虛設。」河南科技大學農業工程學院副院長張伏告訴記者,這也是中國農機行業整體水平低於國外的主要原因,農機製造業應該是智能化信息化的支撐,產學研用相結合,才能提高整體水平。
張伏稱,整個農機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比較慢,現在國家都在倡導產學研結合,但是高校和農機業的結合都處於斷層階段,高校是科研單位,農機是產業單位,這兩個需要緊密結合起來,但農機業普遍沒有和高校聯合科研的想法。他曾經帶隊到過洛陽市白馬寺周邊一個較大的農機行調研合作,該企業也有創新投入科研的想法,但最終卻以短期內沒有收益為由拒絕了合作。這讓張伏很遺憾。
國策提高大功率裝備使用率
「土地流轉政策的實施,會提高大功率裝備的使用率,淘汰小型裝備。」張伏稱,國家政策在引導着農機業的發展,這對北方平原地區是一個利好的影響,但適合山區丘陵區作業的產品則處於起步階段,國家政策也會向此傾斜。由於山區丘陵地區複雜的地貌,機耕道建設滯後,要求農機產品輕便靈活,能一機多用,但這些產品在內地普遍較少,技術還需要進一步研發。因此他認為,這些地區的農機產品將成為下一次農機業的經濟增長潮。
趙剡水也分析稱,「大功率農機裝備就是以後農機業科研的創新點」。隨着國家土地改革政策的推行,加快土地流轉,實現農村規模化種植的要求,農機業行業格局迫切需要大功率,大輪拖、智能化和綠色環保的自動化農機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