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自從年初至今,金融市場的地緣政治風險似乎無日無之,不同地方的恐怖襲擊或綁架活動頻仍,意外之數不少。令人聯想到,當意外成為生活中經常出現之時,是否仍屬意外,抑或只是意料之內的意外。
這一點分別,不是純粹言詞之爭,而是有實質影響的。試想像,若全無先兆,投資者的反應,只能在事件發生和報道一刻,幾乎所有人一同作出,波幅會突然擴大,而大家在沒有更多時間去理解有關事件的情況下,短時間內被迫作出可能過分的反應,亦是正常人很合理的反應。相反,若是有跡可尋,卻是事態演變有惡化,則投資者不會完全無知無覺,大概不同人對事態有不同評估,有些人悲觀一點,把較差的處境都已反映在交易中;有些人樂觀一點,可能隨着事態惡化,仍得再轉為看淡一些。無論如何,短期波幅未必太大,但有關行情可以持續一段日子。
油價急跌牽涉地緣政治
就以近來的局勢和金融市場反應來看,油價的下跌,固然有很多供求因素同時互相影響,難以說得清楚究竟哪一個因素較重要,但可以肯定的是,地緣政治因素,或多或少都牽涉其中。
說到底,歐洲和日本經濟差,全球復甦步伐受阻,影響石油需求的增長,這一點雖然重要,但不見得完全無先兆,而具體說來,就不應對油價有今年的如此巨大跌幅影響力。
另一個因素是供應,簡而言之,任何人稍有接觸財經新聞,都知道油組國不減產的決定,令供應相當充裕的情況更為突出。然而,油組國不減產,那是因還是果?當然,從最直接的效果上,每天看着油價急跌,自然傾向把事件簡化,它的決定還不是原因是什麼?
如此一來,便容易忽略了背後更多的可能性,包括石油與石油的替代品的競爭,例如近年興起的頁岩氣或頁岩油等,有否角力的存在?至於另一邊廂,由年初烏克蘭事件發生至今,一直與歐美有爭拗的俄羅斯,更是明顯受到今次油價大跌打擊的地方。誠然,外界無法證明真的是為了打擊俄羅斯才有油組不減產的決定,但把兩件事聯繫起來的話,不同人有這種解讀,亦是非常可以說得通的一個版本。
憂俄賴債或觸發金融危機
無論如何,世界經濟環環相扣,俄羅斯在烏克蘭事件後,影響其與西方國家關係,繼而在近日油組不減產決定下,拖累油價急跌,俄羅斯盧布匯價一瀉如注。而俄央行的加息行動,跟以往任何企圖以加息托匯價的舉動一樣,只能治標不可治本。這樣一來,大家重新關注,俄羅斯會否有賴債的動作,便是新一輪金融危機的導火線。
說起來,年初之時,有誰會聯想到,事態會演變至此?換言之,表面看來不全是意外的意外,當事態一直惡化時,其打擊面愈來愈廣,其實也有可能在原本想像不到的範圍,出現巨大波幅。第一季只看俄羅斯股市和匯價的,可想像不到由油價反過來影響的股市和匯價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