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當局人員講解分辨智能身份證真偽的線索。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兆東)港府因應現有智能身份證臨近使用限期,計劃進行全民換領智能身份證計劃。保安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建議文件,指2003年至2007年間發出的智能身份證,將於2013年至2017年屆滿使用年期,相信換證可避免大規模系統故障及加強防偽特徵。當局擬於2018年至2022年進行一次性換領,料計劃涉逾30億元開支,入境處將於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
本港智能身份證隨着使用多年臨近保養限期,當局計劃進行大規模智能身份證更換計劃。據保安局提交予立法會文件指,現時智能身份證以聚碳酸不碎膠製成,置有接觸式晶片,持證人個人資料以激光技術刻蝕於卡面,指紋模板及相片則經加密技術處理後儲存於晶片內。雖然身份證沒有效期限,但入境處曾進行獨立測試,發現身份證物料在正常情況下使用,可使用年期約10年。
舊證2017年到期 歐現偽證
文件續指,測試結果意味於2003年至2007年間,所發出的智能身份證使用年期,將於2013年至2017年屆滿,到時更換的可能性將隨之增加。另因應歐洲已出現類似香港智能身份證的偽造身份證,第三代資訊系統策略顧問公司建議,為確保當局可繼續提供優質重要公共服務,應推行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系統,解決現行系統軟、硬件過時問題。
入境處按照該建議,於今年10月完成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系統可行性研究,除推行新電腦系統取代現有系統,可行性研究亦建議推行一次性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及引進新一代身份證。當局相信,此舉可避免出現大規模故障,及藉此加強防偽特徵提高身份證耐用程度。
參考上次全民換領計劃,當局擬於2018年至2022年進行一次性全港市民換領身份證計劃,並分階段為所有香港身份證持有人,更換現有智能身份證。入境處估計,換證期間全港需要額外設立9個換證中心,當局已就此徵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意見。
料涉30億非經常開支
保安局亦估計,推行新一代智能身份證系統,將於2015/2016年度至2022/2023年度共8個財政年度內,涉及非經常開支合共14億4,880萬元;至於策劃、統籌與進行一次性換領方面,非經常員工開支涉及14億6,210萬元。另外,保安局將於明年上半年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並於2015年第三季至2016年第一季為項目進行招標,料2018年第二季至2022年第二季可推行全港換證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