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4年下半年,A股突然告別持續多年的跌跌不休,猛然掉頭向上。年末兩月更是一飛沖天,掀起全民炒股潮。其間數次股指巨震雖顯示股民對「槓桿市」的警覺,但絲毫不妨礙機構幾乎一邊倒的為2015年牛市搖旗吶喊。相關統計指,有高達近八成的券商看好今年大市將豪氣沖天,預計年內將有15%-30%升幅,最高可見4,000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去年上半年,A股不溫不火,但進入下半年後,在定向寬鬆、滬港通、非對稱降息等一系列事件的驅動下,股指開始大幅上揚。11月後,巨量資金蜂擁入市,交易量迭創新高,12月9日當天兩市更以超過1.2萬億(人民幣,下同)的成交額刷新全球紀錄。2014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滬綜指收報3,235點,再創近5年新高,全年累計上漲52.87%,漲幅為2010年以來最大。滬深兩市全年成交量近75萬億元,遠超2007年的大牛市,創全球新高。
多年身陷熊市泥沼的A股回勇,大大提振了市場信心。據Wind資訊統計,在內地26家券商發布的2015年投資策略中,以國泰君安、海通證券、中金為代表的20家券商看好2015年走勢,看平券商數量為5家(其實也只是略微謹慎、或認為存在結構性不均行情),僅1家看空,顯示券商整體對今年走勢態度樂觀。
估值料續提高 滬指上望五千
機構普遍認為,A股或在2015年錄得15-30%的漲幅,照此推算,年內滬綜指可見3,600至4,000點,甚至有高看5,000點者。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發布的《金融藍皮書:中國金融發展報告(2015)》提到,金融市場的無風險收益率有望進一步下降,股票市場估值中樞將繼續提高,上證指數重上5,000點可期。
現時A股流動性牛市特徵明顯,2015年行情可否持續,流動性至關重要。高盛首席中國策略師劉勁津認為,改革進展、滬港通等互通機制的改善,以及投資者資產重新配置等因素都將支撐2015年A股流動性環境。
料有更多樓市資金轉投股市
劉勁津表示,目前在中國居民的金融資產負債表中,房地產佔比近70%,而股票資產配置比例僅7%,預計2015年中國居民資產配置將更多地從房地產市場轉向股票投資。按高盛模型,2015年房地產投機性需求佔比將從今年的12%下降至3%,假設其中60%的資金投入股市,將為市場帶來4,000億元增量資金。
滬港通添活水 減息降準續來
境外增量資金的持續流入亦將為A股帶來活水。嘉實投資者回報研究中心指,以滬港通為代表的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將不斷拓展,QFII、RQFII的參與機構和額度也有望繼續擴大;另外,如A股能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境外投資者配置中國股市的需求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擴張性貨幣政策也將為股市流動性加碼。以2014年11月21日降息為標誌,央行降息周期正式開啟。市場普遍認為,為能讓經濟保持適當增速,2015年央行將運用降息、降準等貨幣寬鬆政策,在經濟整體層面的資金寬鬆也將惠及股市。
至於2015年哪些A股板塊具有投資價值,根據Wind資訊綜合26家券商年度策略報告得出的結論,國企改革和券商股最被看好,推薦的券商多達8家;保險和高鐵也已被6家券商推薦。此外,諸如核能核電、環保、迪士尼、建築與工程股亦受到多家券商青睞。個股方面,國投電力因被6家券商推薦而位列第一名,其次是用友軟件、漢威電子、中材國際、中工國際、中國衛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