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央車改已經啟動,地方車改卻仍在醞釀中。葉青預測地方車改將集中在今年第四季度呈「井噴式」公佈。圖為武漢市漢口沿江大道夜景。通訊員鄒鑫 攝
廳官11年前炒司機籲車改 今終於看到「春天」
2014年7月,中央啟動「史上最嚴車改」,並在今年1月2日交上答卷。20個年頭的漫漫車改路,曾經數次重複在地區試點中引人注目,之後又石沉大海的輪迴,中央國家機關車改已立標杆,而各地方卻仍未見確定的方案公佈。新一輪地方車改能否破冰,車改能否順利踏上坦途仍有待觀察。 ■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芯、梁珊珊 武漢報道
研究財政學出身的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在民間有着「車改第一人」的稱號。在武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任教期間,政府預算和公車改革一直是他的研究重點,為推動公車改革,葉青自2003年調任廳官的第一天,就炒掉自己的司機,翌年首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堅持提案呼籲「公車改革」。
「葉氏車改」曾遇冷
葉青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每月從單位領取1,200元「車補」,完全能覆蓋其公務出行開支。「官員用公車上下班,是一種恥辱」,但呼籲整整11年,3公里內走路,5公里內騎車,10公里則開車的「葉氏車改」,並沒有在官員群體中受到認可,葉青所在的單位只有兩名助理巡視員跟他一樣不用公車。
「葉氏車改」遇冷,他自己也成為官員中的另類,甚至因此不再擔任全國人大代表,也不再有任何陞遷的機會。但2014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簡稱《方案》)的出台,讓葉青看到了「公車改革」的春天。
地方乏監管車改廿年「掛空擋」
從1994年地方試點開始,內地公車改革至今已走過了20個年頭,由於過於籠統且缺乏監管,各地試點多處於「掛空擋」階段,只啟動不前行。2006年,全國共有6個鄉鎮級公車改革試點採取了貨幣化補貼的車改形式,但到後來北京車改試點又逐漸歸於「沉寂」。2014年前,多數地區推行車改實行的是「補貼制」,即車子回收,發放津貼,但最終大多失敗。
中西部地區的車改因為財政不寬裕,車改補貼低,最後在大部分官員的抵制下流產;而東部表面看來大部分取得成功,但卻是以高成本、高「車補」來維持改革。
此番新《方案》的一大亮點在於規定了地方補貼標準的上限:一般地區不高於中央和國家機關標準的130%,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其他邊遠地區不高於150%,同一省區市內不同地區補貼標準差距不得超過20%。
去年7月《人民日報》刊文稱,在年底前,各地要制定車改方案並報中央車改領導小組審核後出台,北京、湖北等地均放出消息稱將於當年底出台車改方案。時至本月5日,北京市政府稱「京版」方案仍在制定中,將在年底前完成車改,而湖北至今未有相關消息發布。
料「車改方案」第四季井噴式公佈
據媒體公開報道,目前僅山東省明確從今年2月1日開始車改;安徽省方案已上報國務院小組,正在審批中;遼寧省有望6月底前出台具體政策;多數地區仍處於修改方案階段。「山東可能率先啟動,其他地方陸續就出來了,」葉青預測各地「車改方案」可能會在今年第四季度呈井噴式公佈,「目前各個地方都還在享受公車福利最後的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