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深圳去年公車改革,首批拍賣的100 輛車公開展示,市民實地看車挑車。資料圖片
公車改革要踩好「制度的節拍」,《方案》出台,「車改」基本構架已出,剩下的問題是各地具體「車補」金額以及如何處理「車改」矛盾的問題。由於早前部分開展「車改」的地區已明確副廳局級及以下的幹部不得配備專用公車,因此正副局級幹部在補貼上是否有區別,也成為地方「車改」需要細化的細節之一。但從目前來看正副局級幹部是沒有區別的,葉青分析,關鍵是看哪個省首先突破,確定具體「車補」金額。
有公務人員曾在微博稱按《方案》自己的車補比從前少了一半。之所以沒有省份願意頭一個公佈方案,是「官員會爭取合法利益再多拿一點」。2009年,杭州市成唯一率先開始車改的副省級城市,5年來,杭州市的「車補」從2,600元漲到2,990元,葉青預計,杭州就不會按照中央標準第一個進行「車改」。
「車改」有助緩解堵車
公車不怕堵車不怕油耗,每到上下班時段,接送官員的公車往返四趟中,兩趟是空車。若真的實行「車改」,上下班擁堵的情況定能有緩解。「但從目前各省不願出頭的狀況來看,這樣的堵車還要再持續一年。」葉青說道。
要推行「公車改革」,除了關切官員利益,同時也波及「公車司機」這個群體。「以前本單位的司機都很尊重我,」葉青提到,他在提倡「車改」問題上的堅持,讓司機們很不高興,「現在連本單位工齡長的司機都(在改革問題上)與我爭辯。」
葉青曾嘗試開一天出租車,想知道公車司機是否能有社會生存能力,離開機關後他們能不能去當出租車司機,這次體驗讓他覺得,在社會上打這份工的辛勞程度可能會令在機關開車的公車司機們很難適應。葉青曾在微博上向公車司機表達歉意,「中國的改革一定要付出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