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偉
早前被特首點名的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在最新出版的1月號中,不但沒有收斂,更變本加厲寫了多篇聳人聽聞的文章,先有副總編輯陳雅明的《最後一代香港人》,將香港人稱為「奴才」,呼籲港人要「命運自決,創造歷史」;再有梁辰央的《本土革命 誓守族群 》,指「港人面臨滅族,只有一場徹底的本土抗赤革命,方可自救。」這些文章揭穿了《學苑》的底牌。他們有關「港獨」的文章,根本不是學術討論、也不是思想研究,而是明火執仗鼓吹「港獨」,「創造」出「港人奴才論」等各種荒謬論說,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挑動港人走上「本土革命」絕路。《學苑》已經擺明車馬,「港獨」還如何是「假議題」?陳雅明文章大量引用了魯迅名言,但魯迅也說過:既然沒長毒牙,何必在腦門上大書「蝮蛇」二字,引人打殺呢?《學苑》司馬昭之心,成為眾矢之的是理所當然。
《學苑》搞手顯然對於社會輿論的譴責感到不忿,於是其副總編輯陳雅明在文中就惡毒地詛咒「香港大半部歷史都是奴才史」,誣指「香港年輕人只是想做一個人,得到人應有的權利,卻被政權封殺得了無希望。行動的,被拘捕,連講話的,也被公開批鬥」。文章繼而轉到特首批評《學苑》之上,指「梁振英解決年輕人問題的方法就是打壓年輕人、趕走年輕人,當香港再也沒有年輕人,就沒有年輕人的問題了。」這篇文章充分表現何謂顛倒是非、何謂偷換概念。
顛倒是非 偷換概念
港人都享有基本法賦予的各種權利與自由,民主制度與港英時期相比更有了長足發展。回歸後,港人當家作主,「港人治港」,不知道甚麼時候做了「奴隸」?就是在港英時期,對於華人百般歧視,《學苑》也不會喊出「奴隸」這種荒謬的說法,為甚麼在回歸快將18年的時間,香港人就變成了《學苑》口中的「奴隸」呢?港人不單被「奴隸」了,更被「代表」了。陳雅明在文中就將特首批評《學苑》稱為打壓年輕人。原來《學苑》一班激進分子,竟可代表全港年輕人,他們是把自己看得太高。
恰恰相反,就是「佔領」一役,參與的年輕人亦只佔整體年輕人的極少數,在香港社會,大部分年輕人仍然是奮發向上,為自己的前途為香港的未來打拚,怎可能會投身「港獨」的死路?特首批評《學苑》針對的是一小撮激進分子,意圖將香港引向「港獨」之路,何來打擊年輕人?陳雅明偷換概念的水平未免太低。
其實,《學苑》這幾篇文章的目的,不過是要挑撥學生不滿,以達到其政治圖謀。陳雅明的文章翻來覆去,就是要鼓動青年走向所謂「本土革命」之路,「若年輕人也退縮,香港也沒有下一代。命運自決,要做一個人」。至於梁辰央的《本土革命 誓守族群 》更加是一篇煽動「革命」的政治宣言,他將香港現時的處境稱為「港人面臨滅族」,「只有一場徹底的本土抗赤革命,方可自救。」這裡說得很清楚,《學苑》所謂「港獨」只是學術討論,完全是騙人,這些文章根本沒有一點學術色彩,通篇都是訴諸非理性情緒,杜撰出種種荒謬理論,千方百計煽動青年人投身所謂的「本土革命」,最終奪取香港管治權,達到「獨立建國」。
鼓吹「港獨」證據確鑿
《學苑》的文章更告訴市民,持續79日的「佔中」究竟是甚麼一回事?文中直指「此刻捍衛普選,力保自治,實非信念之爭,而是本土抗赤,是港人與中共赤裸裸的政治博弈,是從中共手中重奪香港人的自治權。」這裡說明,反對派以及《學苑》的激進分子,高舉所謂「真普選」旗號,不惜發動違法「佔中」,並非為了甚麼民主理想,而是要對抗中央管治權,要與中央展開「政治博弈」。「真普選」不過是幌子,真正目的是管治權。這一套正正就是「顏色革命」的慣用伎倆。
可笑的是,陳雅明之流「既要做婊子,又要貞節牌坊」,利用《學苑》鼓吹「港獨」、「本土革命」,卻敢做不敢認,指「港獨」是假議題。但只要將《學苑》的文章看一遍,就可以知道在「港獨」的圖謀上,已經是有目標、有策略、有步驟、有煽動、有外援,這樣還是假議題,不是自欺欺人嗎?《學苑》的文章正好成為其鼓吹「港獨」的有力證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