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大醫學院添資源培訓醫生


放大圖片

■陳家亮表示,將推出「2035項目」,為中大醫學院未來20年作計劃。葉佩妍 攝

5年增兩成教職員 推全新6年制設「有杏」獎學金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佩妍)本港人口老化問題令醫護人員需求上升,中大醫學院將投入更多資源培訓醫科生,以及吸納優秀醫學教研人才,目標是5年內增加兩成教職人員。中大醫學院院長陳家亮昨日於傳媒茶敘中表示,將推出「2035項目」,為醫學院未來20年作計劃。陳家亮指,項目包括繼續吸納醫學教研人才、新設「醫學教育部」、推行全新6年制內外全科醫學士及設立「吾生有杏」獎學金。

培訓醫學教研人才方面,陳家亮表示,醫學院將每年投入額外二三千萬元,吸納醫學教研人才,目標是於5年內增加醫學院教職員人數至少20%,即約40人。他指至今已有3名「明日之星」國際級科研人才加入中大醫學院,他們分別是內科、病理化學及微生物學系醫生科學家,當中一人於中大畢業,另外兩位在外地畢業。他續指,「還有一名在英國工作逾20年的港人,他是國際人工授孕權威,亦已加入醫學院婦產科。」

為更切合現時醫療界需要,陳家亮認為,醫學教育需要與時並進,因此已於去年11月成立「醫學教育部」。他說:「我們會把傳統的醫學教育,改為利用新思維、新科技及新倫理為本,着重學生學習經驗、採用科技令教學更靈活,以及加強以人為本的醫療核心價值。」他指全新6年制內外全科醫學士,將推行「SMART課程」,即以學生為本、師徒制基礎、知識傳承多樣化、穩固的臨床教學及着重醫學道德和專業精神,以新的學習模式配合新一代醫生需求。

獎學金名額10人 全額50萬元

另外,醫學院推出「吾生有杏」獎學金,希望醫學生保持對病人的熱誠,並及早體驗行醫困難及壓力。陳家亮表示,醫學院將於2015/16年度起推出獎學金,每年不多於10個名額,每名獲選學生可在整個醫學士課程中,全額共獲50萬元。他指:「我希望醫學生自小就有服務貧苦大眾的心,以獎學金鼓勵他們及早體驗公營醫療機構工作壓力,讓他們知道『食得鹹魚抵得渴』。」

醫學院「年輕」 未見退休潮

被問及中大醫學院是否為退休潮作準備,陳家亮表示,中大醫學院仍然很「年輕」,暫未見退休潮。他指現在推行「2035項目」是未雨綢繆,希望長遠醫療教育保持水平。他說,培育一名醫科學生成為專科醫生需要13年,晉升為教授更需要20年,所以醫學院現培訓不同的人才,是希望可培育出「第三代」接班人。

對於近期流感肆虐,過百人感染流感死亡,陳家亮表示,市民提高對流感意識是好事,強調預防勝於治療。他估計,流感高峰期仍會持續幾個月,直到天氣回暖才會過去,他呼籲市民提高健康意識。他又表示,衛生署及醫管局宣傳教育工作,以及前線人員已盡力去做,他特別嘉許前線人員。

相關新聞
本報獨家報道:港大法學院沉淪 三權威 兩請辭 (圖)
「政治學者」曝光率奇高 (圖)
學界憂再挫法學院實力
Tony Carty國際法享盛名
Tilbury私法造詣深厚
部分港大法律學者見報頻率統計
港大校友再函校長促交代「戴金」 (圖)
各界轟陳文敏干預新聞自由 (圖)
領導水平遭質疑 反誣「對人不對事」
覬覦副校職 閃縮避質疑
包庇戴耀廷 捲入「黑金」風波 (圖)
反對派顛倒是非 再「拉」創科局 (圖)
梁振英促盡快審議勿損港
「白傾」兩小時 蘇錦樑嘆「浪費」
創科局一再難產 反對派曾聯署撐
葉太:落實普選對反對派長遠有着數 (圖)
籲反對派反思 棄反普選態度
林鄭:失落2017 或2027都無普選 (圖)
花絮:逾千人出席諮詢會 全場「九成九」撐政改
齊鵬飛評反對派舉動:對政改無實際意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