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學生與英皇書院參與回收的學生合照。 受訪者供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伊莎)近年本港堆填區面臨飽和危機,但埋藏的都市固體廢物不少其實可循環再造,變成報刊、卡紙板、辦公室用紙等。為了推動更多學校師生定期回收廢紙,減少堆填區負荷,聖士提反女子中學一群高中生去年舉辦「聯校報紙雜誌回收大行動」,獲7所中學熱烈響應,短短兩個月收集了共820公斤廢紙。她們積極向中學生宣揚低碳生活,讓環保種子在校園萌芽,並茁壯成長。
指雜誌除去膠封面可回收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18名熱衷環保的高中生,去年組隊參加由綠色力量主辦的「青年氣候聯盟」,以比賽形式進行「聯校報紙雜誌回收大行動」,是她們策劃的「重頭戲」之一。擔任隊長的中六生謝穎茵表示,以往到其他學校參加活動時,留意到不少學校的廢紙、膠樽均堆積在回收桶或某個角落,卻沒人處理,學生亦不會定期進行回收活動,「其實除去膠封面的雜誌都可以回收,但很多同學都不知道。」因此她們製作了宣傳短片,介紹活動及解釋正確回收程序,吸引了7所中學參加。
聯校回收 嘉諾撒聖心勝出
為期兩個月的比賽由去年3月展開,18名小女生在5月底親自到參加的學校收集所有廢紙,過程很不容易。中六生謝爾霖分享指,雖然預訂了小巴運送廢紙,但運送服務不包括搬送上車,「我們在友校同學幫忙下,逐一將廢紙搬送上車,送到回收站,頗為吃力,加上當天下雨,十分狼狽。」幸而她們的努力並無白費,連同其學校在內,8所學校共收集了820公斤廢紙,即減少了約1,640公斤碳排放量,為保護地球出了一分力,而收集到最多廢紙的嘉諾撒聖心書院勝出了是次比賽。
膺「青年氣候大使隊伍」
「我們希望透過這個回收活動,令環保意識像種子一樣在同學心中發芽,並且茁壯成長。」謝穎茵說,環保活動不限於此,她們亦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在校內推動「惜物減廢」,包括全校回收計劃、利用舊壁報紙製作再造紙的工作坊、小學低碳嘉年華等,鼓勵中小學生實踐低碳生活。上述活動吸引了不少師生身體力行支持環保,令她們成功從眾多學校中脫穎而出,成為「青年氣候聯盟」5支優秀「青年氣候大使隊伍」之一。
被問及她們推動環保的動力,謝穎茵指,環保是一項傳承的工作,她們都是校內環境保護隊成員,需要牽頭實踐全校「綠色承諾」,包括綠色回收、節約能源、綠色午膳、綠色資訊、綠色巡邏和綠色校園。
中四生王沛婷介紹指,環境保護隊由約170名學生自發參加,各人就不同範疇分工合作,例如綠化校園隊會專責淋花、除草及打理校內有機耕種園區等。今年環境保護隊會交由王沛婷「接棒」領導。
負責環境保護隊的林老師表示,隨着學生升班,不少人受校園環保氛圍影響,環保意識逐漸增強。但她坦言,環保教育是持續的教育工作,「每年新生開學時都會有『大頭蝦』情況,例如離開課室時忘記關燈,我們可以做的是提完又提,把環保意識慢慢帶進她們的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