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 葉尚志
3月3日。受到內地A股下跌拖累,港股大盤回整壓力有加劇傾向,中資金融股全面下挫,是跌市的元兇。正如我們指出,內地、香港股市已確認進入了「慢牛」階段,在大盤股升勢放緩甚至出現回吐的情況下,大盤展開回整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市場憂慮內地經濟下行壓力有加劇傾向,是目前限制了大盤升幅的主因。總體上,港股已有短期見頂的機會,宜密切注視盤面的支持承接力,而操作上,建議要調整一下早前的「抓大放小」態度,對於中小股的關注度,可以逐步恢復提升,對於逆市走強、抗跌力強的品種,可以多加關注。
在過去的一個半月,恒指有三次試衝25,000關口的紀錄,但是都未能夠成功向上突破。歐洲央行在1月22日宣布推出買債量寬計劃,消息刺激恒指衝高至24,995。其後,人行在2月4日宣布首度降準,並且在2月28日決定二度減息,消息分別刺激恒指最高挑戰至25,048和25,102,但是最終都未能成功升穿25,000關口。從走勢上看,恒指呈現出三頂不破的形態,發出了短期見頂的信號。如果恒指展開回吐調整的話,24,000至24,300會是首個主要支持承接區。
倘跌穿24650 展開調整
恒指出現高開低走,在K線圖上走了一根大陰出來,回整勢頭來得比較明確,如果進一步跌穿24,650的話,回調走勢將會展現。恒指收盤報24,703,下跌185點或0.74%,而國指亦跌穿了12,000關口來收盤,是2月中旬以來的首次,收盤報11,945,下跌269點或2.19%。另外,港股主板成交量有798億多元,沽空金額有83.4億元,沽空比例10.45%。
盤面上,中資金融股出現全面下挫,是拖累大盤的元兇。四大國有銀行的平均跌幅有2%,我們維持早前的建議,不追高、候低吸。券商股的波動性較大,平均跌幅有3%以上,建議先採取觀望態度。而事實上,香港券商股如海通國際(0665)和國泰君安(1788),其估值和派息率都相對吸引,可以是目前券商板塊裡的首選。至於在上周創出新高的內險股,都紛紛掉頭出現回打,但是在現時的放鬆周期下,內險股依然是中資金融股裡面,可以優先關注的品種。另外,核電相關股、環保新能源股以及澳門博彩股,都出現逆市走強。中廣核(1816)漲了3.53%,信義光能(0968)漲了7.17%,銀河娛樂(0027)漲了2%。(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