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主席陳昌智視察中建太中銀特大橋工程。 本報北京傳真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何凡、王曉雪 綜合報道)近十餘年來的全國兩會「一號提案」,往往與當年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保持高度契合,且提案人都來自民主黨派或工商聯。記者從各民主黨派中央了解到,不重數量重質量,圍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發出參政黨好聲音,體現各自的界別特色,成為今年民主黨派中央兩會提案的顯著特點。
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駐會副主任田傑介紹,全國政協高度重視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提案工作。在2014年全國政協確定的49件重點督辦提案中,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提案就有20件。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所提出的重點提案,經督辦形成的調研報告、政協信息、重要提案摘報等成果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後,中央領導多次作出重要批示。
殊途同歸 服務大局
據記者初步統計,八個民主黨派將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的黨派集體提案有260餘件,梳理這些提案可發現,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國是高頻詞,民生熱點和黨風政風是聚焦點。而與往年相比,具有三層新意:一是在圍繞大局、聚焦熱點的同時,各民主黨派對同一話題的建言角度錯落不同,客觀上形成「殊途同歸」、服務大局的效果。
比如關於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民革、民盟、農工等5個民主黨派紛紛投以關注,提出7件提案。其中,民革中央提出的要點在於「加強財政金融協調與協同,大力推動京津冀一體化進程」,民進中央關注「縮小政策落差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農工黨中央則提出了「建立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基金」等3件提案。
注重質量 穩中有增
民革、農工等多個民主黨派提交的提案數量較往年略有減少,質量卻保持穩中有增,建議的針對性、可操作性進一步增強;從提案內容看,各黨派中央不僅在自身常年關注的領域持續發力,在一些社會關注的新熱點上也有所作為。
在民革中央擬提交的37件提案中,「三農」、社會和法制、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等傳統優勢領域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表示,加快推進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的提案,是民革中央今年提案的重點之一。「建議中央參照深圳的成功經驗,適時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授予福建省人大及其常委會對平潭綜合實驗區的特別立法權。」
他表示,實驗區建設尚存在體制和政策障礙,建議支持平潭率先接軌國際化的自貿區標準,賦予其真正的國際自由港政策。而關注社會和法制問題是民革中央歷年兩會提案的一大亮點。在《大力推進志願服務事業不斷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大會發言中,民革中央將提出把志願服務事業納入法治軌道,推進志願服務國家層面立法。
各具特色 優中選優
民盟中央則充分發揮其成員多為從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學技術工作的高、中級知識分子的特色,本着優中選優、質量為重的原則,最終確定了32件提交今年政協全會的提案,教育和科技是他們關注的重點領域。其中,穩定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優化大學生就業創業環境、高職教育資源優化整合等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的熱點問題,都是其關注的焦點。
而經濟問題是民建中央的主要着力點。民建今年提案內容相對集中在四方面:一是國家重點關注的區域經濟發展方面;二是貫徹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推動依法治國方面;三是民建的傳統優勢金融改革和小微企業發展方面;四是民建持續跟進的職業教育、扶貧問題、科技創新方面。
「守住老陣地、開闢新領域」,是今年民進中央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交提案所遵循的原則。這些提案除延續以往對教育、文化出版等具有黨派特色的「老陣地」的關注之外,今年還有22件提案涉及三農、資源環境、醫藥衛生、社會法制等多個新領域。
農工黨中央則持續聚焦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傳統領域。在提交的39件提案中,「美麗中國」和「健康中國」是主線,內容涉及醫藥衛生、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和人口資源等方面。
僑海特色是致公黨的鮮明標誌,完善自主創新法治環境支持留學回國人員創新創業和發揮華僑華人作用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這兩篇即將提交的提案,就是這種特色的鮮明體現。
九三學社作為以科技界為主體的參政黨,每年都把科技發展和科技領域的改革作為提案重點。此次提交了《關於進一步深化公益類科研院所改革的建議》、《關於深化科研體制改革,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的建議》、《關於加強我國大數據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等提案。
台盟中央這次提交的提案中涉台的就有12件,充分體現了台盟的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