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2014年兩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與譚錦球握手。
從1979年北上東莞投資,1993年獲邀成為廣西自治區政協委員,到如今擔任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擁有超過40年內地投資經驗和30年政協資歷的譚錦球不僅親歷了政協工作的變遷,也見證了祖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飛速發展。他直言,對故鄉的感情和對祖國的熱愛鑄就了他投身國家經濟建設的熱情,他讚歎祖國於改革開放之後日新月異的變化,更堅信發展就是硬道理。對於即將到來的兩會,他表示將會積極履行全國政協委員職責,針對國家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積極提出建設性的提案,為國家作出自己的貢獻。
將先進理念引入內地
回鄉發展的譚錦球不僅帶去就業機會,也帶去了資金與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理念。這也是諸多北上港商從開始到如今乃至未來一直在做的事情。他認為,在投資之前應該對內地有充分了解,包括內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以及兩地在制度上存在的不同。「作為港商,要守誠信。我相信,香港人,都是很有智慧,有能力,能幹的,他們對國家也是抱有很深厚的感情。此外,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人的視野比較寬闊。特別在服務行業方面,經過很長時間發展,香港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覺得內地這方面有很多可向香港學習借鑒的地方。」
一國兩制 和諧共融
對於香港回歸近18年來的「一國兩制」實踐,譚錦球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們國家『一國兩制』做得非常之好,需要研究內地的社會主義和香港的資本主義如何能夠平衡,能夠使香港持續地發展。國家對香港非常關懷、照顧,不論我們遇到什麼困難,我們國家都伸出雙手支持我們。」
面對近一段時間以來針對內地的遊客的抗議事件,譚錦球認為,香港應該注重自身的遊客接待能力,發展大型的綜合的配套設施,有更多的內地同胞來港旅遊、觀光,對兩地人民有好處。他相信,隨着內地遊客的不斷增長,兩地交流溝通的持續推進,兩地人民互相信任、理解也會進一步加深。譚錦球同時呼籲內地民眾認清近期發生的所謂「光復行動」:「香港是遊行之都,大事小事都有人要上街,每年遊行大大小小上萬起,連一條狗被地鐵撞死了,都會有人上街遊行;況且針對遊客的這些抗議者只是極端組織極少數人參加的行動,這些極端組織是有政治目的的,他們意在挑撥內地和香港市民感情,擾亂兩地關係,擾亂香港普通市民的生活,受到香港各界的批評和譴責。對此,內地居民應該擦亮眼睛,萬不可中了他們的奸計,上這些人的當。」
建言獻策 直言不諱
對於政協工作近30年來的變化,譚錦球形容,上世紀90年代初擔任政協委員時,感覺內地政協委員講話比較少,到了今時今日,政協委員的發言都是非常積極,發言的質素更是越來越高,對內地發生的負面問題都直言不諱。「可能當時大家對外面世界接觸不多,但隨着國家發展,大家了解多了,亦更願意對國家發展表達意見。」
由省級政協委員到全國政協委員,身處全國議事堂,譚錦球有機會參與到國家事務的討論之中。他認為,全國政協委員討論的範疇屬於全國性的,範圍比省級時要廣闊了許多,涉及國家的方方面面。「我最深感受的是,我們港區委員對國家許多問題都是大膽地提出建設性意見,特別是我們來自不同行業和專業,可以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