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勾芡類食物如肉羹、酸辣湯、玉米濃湯澱粉含量高,最好能夠減少食用。
外食已是現代人無法避免的趨勢,外食族普遍有油脂、肉類攝取過多,而蔬果攝取太少的問題,長期處於營養不均衡的狀態,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過年後簡單改善飲食模式在7方面需要注意,首先,練習慎選飲食的烹調方式,避免油炸、烤、煎,涼拌、清蒸是保留食物營養最好的方式,其次是煮、滷。油炸食物有太多油脂,且常會裹上一層澱粉,燒烤類則多半重複塗醬,鹽分、糖分太多。
第二點,吃麵或喝湯時,不要全部喝完湯汁,因為外食湯中鹽分和油分較高,滷味的湯汁更是少碰為妙,除了高油高鹽,久滷的加工食品還可能融入太多的人造香料。
第三點,減少食用勾芡類食物,包括肉羹、燴飯、酸辣湯、麵線,以及小朋友最愛的玉米濃湯,因為勾芡多半用的是澱粉,裡頭隱藏着驚人的熱量。
第四點,每餐別忘了青菜,且不同顏色的蔬菜要搭配着吃,攝取均衡的營養。燙青菜時,可以請老闆少淋醬汁,尤其是油膏類,如果擔心味道太淡,可以自備調味料帶在身邊。
第五點,少喝含糖飲料,但要多喝開水。外食族往往難以抗拒超商、手調飲料店的誘惑,建議購買茶類、果菜汁,或是養成隨身攜帶開水的習慣,少碰冰涼飲品。
第六點,記得補充攝取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是重要的代謝輔助酶,有助於新陳代謝和提升活力。生活中含有維生素B群的食物包括糙米、牛奶、瘦肉、以及豆類。
最後,平時最好能練習計算熱量,如果一餐吃多了,下一餐要降低熱量攝取,或是增加運動量。 ■中央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