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學友社倡優化資訊 助港生兩岸升學


放大圖片

■中六生林宇軒(左二)及張柏軒(右二)都認為政治環境不是考慮升學的主要因素。 李穎宜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李穎宜)學友社一項調查顯示,有接近五成的受訪學生自認尚未完全掌握到內地及台灣升學的資訊,對大學的質素、收生要求、報讀方法、選科策略等均不太了解。僅有15%及29%受訪的應屆文憑試考生表明會考慮到內地及台灣升學,主要是因為收生要求較低、學費便宜。學友社建議,相關教育部門應優化和整合現行的報名途徑及資訊,以方便學生作出選擇,並提醒學生要掌握多元資訊後,作出周詳考慮。

收生要求低成考慮主因

為了解應屆文憑試考生前往內地及台灣升學的意向及認知,學友社於今年1月透過問卷調查成功訪問了來自28間中學的2,969名應屆文憑試考生。調查發現,有15%受訪學生考慮往內地升學,考慮赴台升學者則佔29%;當中超過五成的學生都認為,內地及台灣的收生要求較低,成為他們考慮的主因,其次是學費較便宜。

至於不考慮前往內地升學的學生中,有48%認為內地的生活環境較香港差,他們主要擔心食物安全及空氣污染等問題,41%就因政治環境不穩定而放棄選擇。至於不選擇赴台灣升學的原因,有64%學生擔心學歷認受性,48%就擔心就業的認可問題。

籲多思量相關學習因素

學友社學生輔導中心副總幹事吳寶城建議,學生應結合自身意願與客觀條件,並掌握多元出路資訊後作出升學考慮。他又強調政治原因不應是唯一的考慮因素,同學應該考慮更多有關學習的因素,包括院校師資及畢業出路。

應屆文憑試考生林宇軒選擇到內地修讀中醫藥課程,除了經濟考量之外,亦認為內地院校的師資較專業和優秀;他目前正按院校的排名作考慮,以北京中醫藥大學為首選。他表示計劃完成學業後,回港考取中醫牌照,在港執業。另一名考生張柏軒就坦言,父母起初反對他赴台升學的決定,後來因有各方面的資訊在手,令他們建立信心,不過對方仍有少許擔心台灣學歷的認受性。

相關新聞
首創拆字App助讀障生認字 (2015-03-09) (圖)
學友社倡優化資訊 助港生兩岸升學 (2015-03-09) (圖)
校園放大鏡:160內地美術教師余中交流 (2015-03-09) (圖)
「垃圾DNA」執寶 揭不同動物「血緣」 (2015-03-06) (圖)
辦中文文學士 恒管擬「鎖定學費」 (2015-03-06) (圖)
浸大校慶表彰218位教職員 (2015-03-06) (圖)
大學遊蹤:調查土地流轉事 神州農村試「丈量」 (2015-03-06) (圖)
中大專院金禧院慶開幕 (2015-03-06) (圖)
2015學年IELTS獎金接受申請 (2015-03-06)
走進世界名校:帝國理工女生易入 倫大政經課業多 (2015-03-06)
免試北上升學 4日700人報名 (2015-03-05) (圖)
馬斐森拜年:當港大校長無悔 (2015-03-05) (圖)
京港聯研助治骨鬆 獲中華醫學科技獎 (2015-03-05) (圖)
30校舍分散各區 VTC擬舊換新整合 (2015-03-04) (圖)
施行「反性騷擾」 自資院校不合格 (2015-03-04) (圖)
城大6生都媒藝術品 ICC巨幕播 (2015-03-04) (圖)
跨過感官障礙 「唇讀狀元」獲嘉許 (2015-03-04) (圖)
趙振邦趙國雄等 膺浸大傑出校友 (2015-03-04) (圖)
港大夥Harvey Nash培育女領袖 (2015-03-04)
神州求學記:聞院長一席話 悟上清華非為賺錢 (2015-03-0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