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貴人相助:父母鼓勵屢遇良師 大展拳腳


放大圖片

■來自山區的楊丹憑努力考入上海名校復旦大學。圖為她當年大學畢業照。 受訪者供圖

於四川山區長大的楊丹,自小喜愛科學,雖然實驗設施不先進,但無阻她對知識的追求,做基層工作的父母也從不為她設限,反而全力支持及鼓勵她追求夢想,終憑着努力考入名校復旦大學。隨後楊丹又遇上不同啟蒙老師的指導和肯定,包括促成她赴美國研究院深造,及引領她將化學結合生物研究的路向,讓她有機會在科研路上大展拳腳。

誤入復旦化學系 獲海外進修良機

楊丹憶述,自己高中時最心儀的其實是計算機和生物學,但卻誤打誤撞走入復旦化學系,笑言當時其實不太高興,「讀化學?不太願意,但是後來我發現,這個安排很奇妙。」

人生其實「很化學」,事件組合中細微的不同,往往可引起奇妙變化。「不太願意」讀化學的楊丹坦言,曾認定自己沒有機會到海外一流的大學繼續研究院學業,但卻因為當年哈佛大學教授William Von Eggers Doering提出針對化學教育的中美學術交流計劃,獲國家教育部批准,促成約250名中國大學生分批到美國名校進修,長遠回饋中國的化學教育發展,楊丹因而成為其中一個受惠者。

睹教授妻家庭事業兼顧鼓舞大

楊丹遂先後於哥倫比亞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修讀化學碩士及博士,分別跟隨教授Breslow Group及Daniel Kahne學習。她指自己除在學科得益外,也因兩位教授的太太分別是醫學和化學專家,故非常了解女性做科研過程的難處,特別鼓勵女生,他們兩家人亦證明家庭和事業可同時兼顧,對自己鼓舞非常大。

轉攻生物學艱苦 啟蒙中草藥開發路

楊丹其後在哈佛大學教授Stuart Schreiber指導下任博士後,Schreiber認為她在化學已有足夠訓練,提出嘗試開拓生物領域。對生物可謂一竅不通的楊丹決定接受挑戰,但過程非常辛苦,她說:「我只有中學水平的生物,要重頭開始學。從每一個實驗開始,然後讀好多文獻。」有關經歷令楊丹眼界大開,也啟蒙她思考化學中的「生物應用」-藥物開發,及從生物(中)草藥中提取化學分子的靈感。■香港文匯報記者 馮晉研

相關新聞
新地恒地慨捐地 冀建永久購物城 (圖)
團體示威促重判「趕客」暴徒 (圖)
特稿:三百警戒備 鬧事者草草收場
第十一次街站 「撐警盟」草擬「辱警罪」 (圖)
「反水客」集會縮水僅20人
特首籲市民警惕 勿被「港獨」誤導 (圖)
梁批毛孟靜帶頭「拖篋」趕客 (圖)
「忠義」阿Man下戰書 「熱狗」黃洋達允鬥拳 (圖)
馬恩國倡訂「反港獨法」
巾幗科研路 系列 (圖)
楊丹 「斷腸」變救命 村女成藥師 (圖)
貴人相助:父母鼓勵屢遇良師 大展拳腳 (圖)
突破常規:科研秘訣要做夢 (圖)
研究成果:化學生物兼擅 研活性分子助製藥 (圖)
母行山失蹤 兒上山尋覓 (圖)
胖漢疑患「心病」 遭「長命斜」奪命 (圖)
西九掃黃賭毒 警拘43人 (圖)
警後巷截查攜刀漢 揭涉便利店劫案 (圖)
教院準教師壓力爆煲自縊亡
紅鞋女腐屍擱淺娥眉洲石灘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