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胖漢疑患「心病」 遭「長命斜」奪命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杜法祖)一名疑患有心血管疾病壯漢,昨晨偕同友人到元荃古道行山,惟起步不久行至荃灣下花山斜路時,懷疑病發突然暈倒,飛行服務隊直升機接報趕至將其送院搶救,惜終返魂乏術不治。警方調查後相信事件無可疑,列作「行山人士求警協助」處理,事主死因有待驗屍確定。

死者姓方、48歲,現場消息稱他身材肥胖,疑患有心血管疾病,初步不排除他因上「長命斜」,引起心臟負荷過度肇禍。

山路崎嶇 直升機送院

消息稱,方昨晨偕同兩名友人往遠足行山,3人由荃灣荃景圍出發,沿元荃古道擬前往深井。至昨晨9時51分,當眾人行至近下花山上斜路段時,方突感不適並倒地昏迷,友人見狀大驚報警。因現場山路崎嶇,政府飛行服務隊派出直升機到場將傷者吊起,送往東區醫院搶救,但最終證實不治。警員經初步調查,獲悉方身體有病,相信事件無可疑,死因有待驗屍確定。

有行山專家稱,行山遠足對長期病患者應有好處,但必須量力而為,他指由荃景圍到下花山,即由平路突然變成「長命斜」,正常人行至該路段都會「氣喘」,如心血管有問題,更會導致心臟負荷過重。認為患病山友應找一些較易行的山徑,如西貢的麥理浩徑第一段、港島徑一些較平坦路段等,難度宜由淺入深,待身體適應後才行難度高的路段,便會較為安全。

據心臟科專科醫生指出,心血管病患者能否行山或運動,首先應向醫生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醫療進度,舉例如血管只輕微收窄並無栓塞,只須服藥已可控制病情者,行山當然沒有問題;但如已有血管栓塞或做過「通波仔」手術,則事前應由醫生作風險評估,最終要由醫生決定能否做或做何種運動。

相關新聞
新地恒地慨捐地 冀建永久購物城 (圖)
團體示威促重判「趕客」暴徒 (圖)
特稿:三百警戒備 鬧事者草草收場
第十一次街站 「撐警盟」草擬「辱警罪」 (圖)
「反水客」集會縮水僅20人
特首籲市民警惕 勿被「港獨」誤導 (圖)
梁批毛孟靜帶頭「拖篋」趕客 (圖)
「忠義」阿Man下戰書 「熱狗」黃洋達允鬥拳 (圖)
馬恩國倡訂「反港獨法」
巾幗科研路 系列 (圖)
楊丹 「斷腸」變救命 村女成藥師 (圖)
貴人相助:父母鼓勵屢遇良師 大展拳腳 (圖)
突破常規:科研秘訣要做夢 (圖)
研究成果:化學生物兼擅 研活性分子助製藥 (圖)
母行山失蹤 兒上山尋覓 (圖)
胖漢疑患「心病」 遭「長命斜」奪命 (圖)
西九掃黃賭毒 警拘43人 (圖)
警後巷截查攜刀漢 揭涉便利店劫案 (圖)
教院準教師壓力爆煲自縊亡
紅鞋女腐屍擱淺娥眉洲石灘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