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環保可從身邊小事做起。 網上圖片
林子堂 寶安商會王少清中學
人類在經歷年月的洗禮後,開始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文明,也都因而改善了自己的生活質量和環境,而這一切的改變除了因為人類的奮鬥和努力外,更重要的是我們現在身處的大自然。但是我們的急速發展卻令到大自然中無論是花草樹木,還是小動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於是我們開始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和嚴重,決心要從生活中去珍惜和保護大自然,而這一切都要從平日舉手投足之間做起。
我們常常將環保和愛護大自然掛在嘴邊,可是我們又真的做到了嗎?在社會上或者校園中,有一些植樹和清道夫活動可以參加,可是這些一年才做兩三次的活動,對大自然的幫助是有限的。重點是我們本身的環保意識,如果只是在別人的提醒下才肯去做環保,而不是主動去做,那麼這些社區活動都只不過是表面功夫。所以,我們需要先培養良好的環保意識。
當你走路時,被低垂的樹枝阻擋了去路,你當然可以輕易把它折斷,可是你只要多做一個小小的動作--彎身而過,就能保護到一株植物;當有一隻生病的流浪狗走近你,你可以用腳踢走牠,同樣你也可以心存憐憫地避開;又或者在你做功課時,有一隻身形微細的螞蟻走上你的書本,你可以用手指輕易地壓死牠,或者輕輕將牠移動到別處去,平日我們經常遇上大自然的產物,可能牠們會偶然為我們製造不便,但是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就應該要學會互相體諒、包容和尊重。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家中做起,出門前盡量多關掉家中電器,平日將垃圾分類再回收,充分利用一些可再造的物件,如玻璃瓶、電池、衣服等。或者我們可以在能源運用上作調整,夏天用風扇代替冷氣,平日出門又可自備環保袋,減少膠袋的使用......以上的環保方法都是非常容易做到的,只要在生活習慣上做細微的改變,就能為保護大自然出一分力。
要做好環保其實很簡單,大型的環保活動固然能有幫助,但是我們需要從平日生活中建立起好的習慣和意識,一兩個人所做的事雖然微小,但是只要集合每一個人的力量,就能有巨大的作用。我們要飲水思源,不能忘記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東西,要學習懷着感恩的心與它生活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