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99年胡振華獲吉爾吉斯國家科學院選舉為外籍榮譽院士。
記 者:歷史上的絲綢之路都經過哪些地方?那裡居住的都是什麼民族?
胡振華:歷史上,陸上的絲綢之路由長安西去穿過河西走廊,進入新疆後分作南、北、中三條道路。南路至印度,中路至伊朗,北路至裏海。此外,在中國的北方還有草原絲綢之路,西南有茶馬古道,東南有海上絲綢之路。
歷史上這些地區的各國各族人民包括阿拉伯、波斯、塔吉克、普什都、土耳其、土庫曼、烏茲別克、阿塞拜疆、哈薩克、吉爾吉斯、維吾爾、韃靼、巴什基爾等穆斯林就是通過絲綢之路進行各方面交流的。
古絲路為回回民族「搖籃」
記 者:古代絲綢之路與中國回族的形成有何關係?
胡振華:回回民族與絲綢之路有密切關係。如果沒有絲綢之路就形成不了回回民族。自唐代伊斯蘭教傳入我國起,就不斷有阿拉伯、波斯穆斯林沿着絲綢之路東來我國傳教、經商、做官,他們不少人在我國各地定居了下來,他們和後來的,特別是元代從中亞、西亞、西南亞大量東來在我國定居下來的各族穆斯林成為回回民族的先民。他們以伊斯蘭教為信仰紐帶和生活裡遵守的準則,以已經逐漸學會的漢語為來源不同的各族穆斯林的共同通用語,在中國這塊大地上,經過長期相互影響,形成了中國少數民族裡的一個新的群體--回回民族,簡稱回族,時間在元末明初。中國是回族的祖國!
記 者:古絲綢之路有哪些有名的人物和故事?
胡振華:中亞的伊斯蘭文明不僅對中國伊斯蘭教的發展有着重要影響,而且在文化科學方面也有過多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包括天文學、數學、地理學、醫學等方面。比如,來自中亞的穆斯林建築家葉合迪勒.阿耳.丁於1267年奉蒙古皇帝忽必烈之命設計修建元中都城(北京)。
明代回族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其中的船員多數都是回族人,這是回族人在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的交流中為祖國做的貢獻。他們到的多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國家和地區,國家選派鄭和帶隊,選派眾多的回族船員前去,也是為了發揮他們在民族宗教方面的友好聯繫作用。
中亞各族穆斯林中還有不少人跟着成吉思汗的部下當兵,南征北戰,或開荒屯田,全國各地的「回回營」就是他們當時的聚居點。這些地方成為現在的回族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和城市裡的回民區及農村裡的回族鄉,他們及其後代都留在中國各地,也都成為回回民族的組成部分了。
繼承與中亞西亞友好聯繫
記 者:古絲綢之路對「一帶一路」有何借鑒意義?
胡振華:縱觀歷史,從有「絲綢之路」時起,中國與中亞、西亞各國人民就建立起了友好的交流聯繫。近幾百年來西亞、中亞各族穆斯林與中國回回民族穆斯林,西亞、中亞地區與中國更有着極為密切的關係,我們不只是朋友,歷史上我們中國回回民族穆斯林和絲綢之路上的西亞、中亞和新疆各族穆斯林還是親戚呢!
今日新的海上和陸上的絲綢之路把我們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我們應當珍視和繼承這種密切友好的傳統,在當今世界的新形勢下為增進我們中國各族人民和西亞、中亞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為維護世界的和平,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重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而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