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福建逾2000噸病死豬肉流向餐桌。 網上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傅龍金 福建報道)福建高級人民法院近日公佈林深、賴建華以及張志強等人的兩起收購、加工、銷售病死豬肉案案情,令人感到觸目驚心的是,2,000多噸病死豬肉被銷往福建、江蘇、浙江、廣東等多地,流向了餐桌。
福建省高院公佈的案情顯示,自2010年以來,林深、賴建華、張志強等12名涉案人員以低價收購病死豬、賄賂檢疫人員拿到正規檢疫手續等手段,銷售病死豬肉共2,000多噸,涉案金額5,543餘萬元(人民幣,下同)。入案後,林深等涉案人員終審被判處有期徒刑2年6個月至16年不等。
據辦案民警和法官介紹,林深、張志強非法經營案中,屠宰、銷售的病死豬都是通過豬販在龍岩本地或外地養殖戶上門收購,甚至有從丟棄到河道裡打撈出來的。
一公里河道漂百頭死豬
作為福建生豬生產大市,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龍岩當地政府便把養豬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主要項目,從政策、技術、資金等各方面給予支持。但是,生豬無序養殖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龍岩政府提出,對生豬養殖總量進行控制,並逐年減少。龍岩曾在最高年份出欄生豬602萬頭,2012年生豬出欄降至518萬頭,2013年出欄數降至500萬頭以下。
龐大的養殖量,病死豬的處理也成了養殖戶的一大難題。龍岩市政府曾出台專項治理措施,嚴禁非法丟棄、轉運、出售、加工病死豬。不過,據一些養殖戶反映,根據鎮政府和畜牧獸醫站要求,處理病死豬要挖坑、消毒、深埋,僱人處理一頭病死豬要花200元以上,而根據現行補貼政策,無害化處理只能領到80元補貼,且申領手續繁瑣。很多養殖戶即使不賣給豬販,把病死豬隨意丟棄到河裡的也很多。去年,一條「福建龍岩一公里長的河道,竟然漂着上百頭死豬!」的新聞引發關注,而這驚人一幕,就發生在龍岩市新羅區的一條河道裡。
記者了解到,至去年底,龍岩市在一些鄉鎮試點建立病死禽畜無害化處理廠,一旦出現病死豬,養豬戶只要打電話給處理廠,就有專人上門免費收集處理。
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
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林深、賴建華等人在未依法取得相關屠宰資格的情況下,與龍岩市食品公司簽定協議,以月租金1,500元租賃該食品公司下屬的位於新羅區龍門鎮的石埠定點屠宰場。隨後他們大量收購淘汰的生豬、應急豬、病豬、死豬等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生豬,並僱人進行宰殺,在車間進行分割、包裝、入庫、送貨等。
河南省商丘市一個商人魏某獲悉後,就派專人到龍岩屠宰點大量採購。主要負責收購該屠宰場屠宰的豬內臟、豬頭、豬蹄等,而且雙方達成一致,魏某派出人員吃住由林深負責。2011年5月31日,當地警方抓獲林深、賴建華以及河南商人所僱用人員,當場扣押問題豬肉120餘噸,經鑒定價值257萬餘元。此案告破,這起從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病死豬肉「黑色產業鏈」才被外界所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