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博客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一周一行」實施 減水客紓港壓


放大圖片

■5月13日起,深圳居民赴港「一簽多行」改「一周一行」。圖為邊檢工作人員在深圳福田口岸為前往香港的旅客驗證。 資料圖片

新聞撮要

公安機關5月13日起停止向深圳市居民簽發赴香港「一簽多行」簽注, 改為簽發「一周一行」簽注。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同日發表談話指出, 視情況適時完善優化「一簽多行」政策,體現了中央政府對香港民生的關心, 也是支持特區政府積極回應市民訴求的舉措,有利於兩地人員交流更穩步進行。中央政府將繼續支持特區政府發展旅遊業,並鼓勵兩地人員進一步密切往來。 ■節自《深「一簽多行」 改「一周一行」 》,香港《文匯報》,2015-4-14

持份者觀點

1.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負責人:隨着內地居民赴港旅遊人數的不斷增多,內地與香港出入境口岸壓力增大,赴港旅遊人數與香港旅遊承載能力的矛盾日益顯現,針對上述問題,中央政府作出了這個決定。

2. 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政策自2009年試行以來,便利了深圳居民赴港,促進了香港相關行業的發展,受到社會各界普遍歡迎。但近年來內地赴港旅客增速較快,給香港的旅遊承載力造成了較大壓力。

3. 特首梁振英:有關措施針對的是職業水貨客,並不表示香港不想旅遊業繼續發展。香港是一個旅遊城市,歡迎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內地和外國的旅客來香港旅遊。

多角度思考

1. 根據上文,指出何為「一簽多行」和「一周一行」。

2. 承上題,指出為何有這個政策改變。

3. 「『反水客』行動嚴重影響了香港的旅遊業。」你有多大程度同意這句話?解釋你的觀點。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戚鈺峰

知多點

「一簽多行」是2009年中央政府准許合資格深圳戶籍居民申請1年多次訪港的「個人遊」簽注,旅客獲簽後可於1年內多次往返兩地。改為「一周一行」後,持有簽注者可在每個自然周的周一至周日前往香港1次,每次可在港逗留7天。原「一簽多行」簽注在簽注有效期內可繼續使用。

逢星期一見報

相關新聞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一周一行」實施 減水客紓港壓 (2015-04-20)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3萬人聯署 拒白人演木蘭 (2015-04-20)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年輕人首憂置業 (2015-04-20)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河源千人反建火電廠 (2015-04-20)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滬港再簽27項合作 (2015-04-20)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港月尾推第二期滅蚊 (2015-04-20)
通識把脈:時事應點睇? 棄成見勿「偏食」 (2015-04-20)
住屋問題:樓價高 上車難 排到公屋不用煩 (2015-04-20) (圖)
概念圖:公屋申請 (2015-04-20) (圖)
重建不易:業主住戶商舖 重建牽涉因素多 (2015-04-17) (圖)
概念圖:市區重建 (2015-04-17) (圖)
食物安全:食安要重視「防毒」須及時 (2015-04-14)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伊朗核問題達成協議 (2015-04-13)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阻街定額罰款 一「花」憂一「花」喜 (2015-04-13)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父母也「低頭」 與子爭機打 (2015-04-13)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中國:漳州PX廠爆炸揭監管問題 (2015-04-13)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連挨四年乾旱 加州首制水 (2015-04-13)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花園撒灰漸興 死後回歸自然 (2015-04-13) (圖)
通識把脈:三招打動閱卷員:看提示 引例子 概念詞 (2015-04-13)
智能世界:人人一機在手 交流無須用口? (2015-04-1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博客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