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王敏剛指出,基本法極具前瞻性,其內涵不僅適用於中央,其結構及當中的意義更可放諸四海皆準,對很多國家的憲制模式,起茷e瞻性作用。 彭子文 攝
坊間法理謬誤未及時糾正 別有用心者乘機挑起政爭
今年是香港基本法頒布25周年,回顧基本法的落實過程有起有落,並非一帆風順。原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現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法小組組長王敏剛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中央政府在香港問題上一直堅守「一國兩制」的承諾,尤其在解釋法理問題時,完全按照基本法辦事,盡職盡責,合情合理。不過,在香港回歸初期,中央為免觸動港人的「神經」,採取了一個較為寬鬆的態度,以致被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士藉機挑起「政治爭拗」,令基本法原意未能徹底彰顯。■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王敏剛在訪問中細說自己對香港基本法頒布25周年的感想。他指出,基本法極具前瞻性,其內涵不僅適用於中央,其結構及當中的意義更可放諸四海皆準,對很多國家的憲制模式,起茷e瞻性作用。
他指出,從香港回歸至今,中央一直堅守「一國兩制」的承諾,即使出現任何爭拗,亦未有動搖中央的基本方針。但基於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回歸初期,中央政府採取寬鬆的態度。
王敏剛以社會上對「民主」的爭拗為例,強調根據基本法規定,香港已經享有充分的民主,甚至較奉行民主制度的國家及地區更加先進。他反問反對派,「何謂『真民主』?民主的真諦又是什麼?現時大家唸唸有詞,『佔領』期間參與者都高舉『真普選』、『民主』等口號,但實際代表什麼?」
「普選」須顧整體利益 平衡各方需要
他重申,「普選」不單是一場選舉工程,而是要從社會的整體利益出發,平衡各方面的需要,「直選是保護大多數人的權益,間選同時還保障了少數人士的發言機會,這才是普及與平等的選舉。」
王敏剛認為,普選的真正意義就是「普及而平等」,「49%及51%的民意」同樣須受到重視,避免出現「多數專制」的情況。基本法透過間選機制,已經解決了「多數專制」的問題,讓一些具真知灼見的人士都能夠擔任代議士,這才是真正的民主制度,多數或少數的聲音均能照顧得到,可惜這些設計原意都沒有人提出來,以致坊間對法理問題的謬誤未能及時糾正,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士藉機挑起政治爭拗。
反對派「真普選」實是「真平選」
香港反對派經常搬出所謂的「國際標準」,王敏剛強調,「民主」並非西方獨有,每個國家都會按照本身的國情,推行適合的民主制度。目前反對派所指的「真普選」,實際上是「假普選、真平選」,而「真平選」早於法國大革命後,再沒有國家及地區採用。
他續指,經過了漫長的政治博弈,建制一方已經擁有足夠的經驗,現正值基本法頒布25周年,更應善用這個機會,廣泛解釋「普選」的真正法理依據,「歪理說上千遍,變成真理,若真理說上千遍的話,威力更加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