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台灣中華廣播電視節目製作商業同業公會創會理事長汪威江昨日在論壇上表示,兩岸廣播影視發展情況迥異,因而在發展路徑上有着各自特色,但最終將相輔相成。
據中新社報道,「大陸做大而壯,跑馬圈地,擴大勢力範圍。而台灣做小而精,做精緻專業領域的開發。」針對兩岸廣播影視方面的合作,汪威江作此建議。
汪威江表示,近7年來,兩岸的影視交流從絢爛趨於平淡,近兩年更進入「冰河期」。他指出,申辦手續的繁瑣、審批流程的不確定等政策原因,以及收視考量、偶像劇的受眾習慣轉移等市場原因,導致了兩岸電視合拍劇交流的倒退。
大陸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製片委員會副會長杜大寧認為,兩岸在影視方面雖有合作、合拍,但並未形成「合力」。
大陸藝術研究院副院長賈磊磊指出,「兩岸文化事業的發展,實質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復興」,相較票房收入,華語電影的發展更為重要。兩岸合力打造中華影視文化,做到「1+1大於2」。他認為,兩岸在廣播影視合作上應求同存異,加強無障礙領域的互通,尋求「最大公約數」。同時,他建議應建立服務於兩岸文化產業的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建立文創產業青年從業者扶持基金,以促使兩岸文化產業積極互動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