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劉兆佳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日前在本報撰文,詳盡分析香港特首普選方案的理據及中央的立場,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昨日分析指,張主任是首位中央官員詳盡表述中央對特首普選制度的原則和立場,希望讓香港反對派對中央的思維、考慮與顧慮能夠有通盤的理解,從而支持通過方案。選擇在現階段發表,反映中央有誠意、有承擔讓港人享有民主。
中央有誠意有承擔予港民主
劉兆佳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目前圍繞着香港政改問題的爭論,源於有些人只以西方的理論,作為討論香港普選的依據,而非從大局着眼,採用一個「比較」和「多元化」的角度思考問題,香港由百多年的殖民統治,到回歸後短短10多年間,香港就能夠落實特首普選,民主發展步伐已經走得相當快。
劉兆佳續說,只要理解以上兩個重要元素,就明白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8.31」決定前,是經過詳細考慮的,沒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輕易改變甚至收回,「張曉明主任的文章,詳細論述國家是基於全面、詳盡及歷史因素,和考慮到國家及香港的整體利益,和兼顧各方面的需要,才得出這個結論,難以想像全國人大常委會會在短期內改變有關決定。」
他指出,一個地區的民主發展,需要從實踐中吸收經驗。目前,特首普選還未開始實踐,香港反對派就要求中央政府承諾下一步如何走,這是不合適的。大家應先踏出一步,實行普選特首,待中央詳細分析利弊後,這樣才能夠走下一步。
劉兆佳認同張主任在文章中指,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已經是最能夠配合香港目前的實際情況、實際的需要,更反映出國家對推動香港民主發展的誠意,希望香港人能夠接受通過方案,無論對香港還是對國家都是有利的。
應理直氣壯捍衛人大決定
被問及張主任提到要「自信地」推動特首普選,劉兆佳分析,目前建制派陣營內有部分人在某程度上,仍未能從歷史角度,特別是從「一國兩制」的方針思考香港的普選問題,更受西方理論的影響,在維護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時顯得信心不足。
他續說,張曉明主任的文章,點出了箇中的理據,就是在談論民主制度時,不能只傾斜抽象的方法,必須回到國家及香港特區的實際情況,以此作為基礎,了解香港的政制發展,這樣便能夠理直氣壯,捍衛人大的決定。
劉兆佳強調,目前正值立法會表決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的前夕,無論是特區政府、建制派甚至是反對派,都在積極爭取各方的支持,張主任的文章正是詳盡闡述制定決定的前因後果,希望令香港反對派對中央思維、考慮與顧慮有清晰的理解,從而支持通過方案。
反對派誤導民眾顯示自信不足
劉兆佳說:「今次的方案,最適合香港及國家情況的現實。不過,國家會不斷發展,香港市民也有訴求,屆時優化選舉辦法是很正常的,也是一般的常識,加上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仍然持續,不會因為有方案而沒有了。反對派只是對自己政治能量沒有信心,擔心通過方案後,香港人會安於現狀,反對派再不能發動另一場政治運動,顯示反對派的自信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