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在文玩收藏界大咖雲集的北京,曹荻明算是一個異類,1988年出生的他彷彿有在文玩圈浸潤八十八年的閱歷,熟知明清傢具,精通黃花梨、紫檀、金絲楠等木器鑒別,可謂是少年「老」師。作為百年老店元懋翔1758的首席設計師,曹荻明堅守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民間藝術國際組織最年輕的會員,他希望透過小文玩向世界傳遞中華大文化。文玩收藏最難把握就是物件的真偽鑒別,曹荻明用兩年時間梳理了木器精品及鑒別方法後,即將出版「小文玩大文化」系列叢書,他希望讀過此書的人都能成為木器行家,讓收藏走進百姓家。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秦占國、羅洪嘯 圖:本報北京傳真
初見曹荻明是在元懋翔1758在北京福麗特收藏品市場的老店,店內陳列着金絲楠古典傢具和各式文玩珠寶,大到傢具陳列,小至手串茶杯,大部分都是曹荻明親自設計的。在大部分八十後都哈韓哈日、享受青春時,曹荻明卻對文玩情有獨鍾,短短幾年便成為內地文玩圈的後起之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民間藝術國際組織會員、中國陳設藝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華民間藏品鑒定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電視台專家組成員、元懋翔1758首席設計師等頭銜加身的曹荻明在文玩圈也算獨一無二。
出版叢書分析木器
對於文玩收藏,曹荻明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文玩就是成人的玩具,我這次出版的『小文玩大文化』系列叢書就是給成人的小兒書,是一個有體系的文玩興趣叢書,首批推出的《品真:三大貢木》和《品真:木中之香》兩本書匯集木中精品,數十件珍寶級藏品的高清圖、局部細節圖在書中完美呈現,配以專業點評,讓大家從宏觀及微觀上充分了解藏品及該木器類別的鑒賞要點和鑒別方法。」
談到即將出版的新書,曹荻明坦言這兩本書可謂嘔心瀝血,書中的幾千張圖片都是由元懋翔提供實景實物拍攝的,收錄的物件有些是他經手的,有些則是自己家裡收藏的。「這套書的邏輯性很強,首先讓讀者知道木中之香是檀香、沉香和崖柏三種帶香味的木頭品種,書中既有對沉香傳承的講解,也蘊藏了大量真假對比的方法。《三大貢木》書中則對金絲楠、黃花梨和紫檀進行系統梳理,既有皇帝寶座是金絲楠的這類文化知識,也有黃花梨和紫檀傢具十五年價格波動的表格及分析,讓讀者對市場動態一目了然。」曹荻明說。
制定標準分辨真偽
在北京文玩圈,曹荻明是個名人,也正因為太早出名,再加上有時會在北京電視台文玩節目中揭露造假行為,難免遭到一些市場人士的質疑和嫉妒。特別是這套鑒別真偽的叢書一出版後,又會給文玩市場上渾水摸魚的人予以痛擊。對此,曹荻明淡淡一笑:「揭假要看你的正氣足不足。我通過不斷實踐,自己吃虧上當積累經驗,了解市場的貓膩,然後把它寫出來,是功德無量的事情。自己吃過的虧,不希望別人再吃。文玩行業要想把市場做大,重塑行業標準和行業道德是必經之路。」
在曹荻明心中有一個更大的計劃,那就是為中國文玩建立一套像鑽石一樣的國際通行標準,一張證書解決一切問題。「現在時機還不成熟,未來五年到十年我會做這件事,我也覺得我有這個社會責任來做此事。『小文玩大文化』叢書我會一直寫下去,目前計劃是出版二十本,把我熟悉的品類都給大家講明白,讓大家都知道甚麼是真的,那麼自然而然市場上假貨就會愈來愈少。」
曹荻明以沉香舉例,中國現在專門介紹沉香的書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版的,早就與當今市場脫節,從而市場上假貨橫行,價格完全沒有公信力。此套圖書的《品真:木中之香》也涉及了一些沉香的入門知識。但這只是開始,為了把香道說透,曹荻明計劃叢書此後幾本將以沉香為主題,並計劃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共同合作,利用沉香在實驗室的大數據,建立沉香的標準。「如果誰能夠把這個標準定了,他就是權威,」曹荻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