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和其他文玩專家不同,曹荻明對文玩市場有着敏銳的判斷力,他笑言自己是行家中的專家,專家中的行家。他對市場的精準判斷早在大學時代就顯露出來。曹荻明的大學畢業論文選擇了一個十分貼切市場的題目--《北京市古典傢具製造業人力資源需求量預測》,經過研究,曹荻明判斷紅木價格將走出低谷,果然2008年以後,紅木市場逐漸步入黃金時代。
2009年北京市政府駐滬辦為世博會準備傢具,工作人員找到元懋翔的時候,工期已經來不及了。工期緊,壓力大,不能有絲毫的閃失,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戰鬥,終於按期完工了,這需要團隊有堅定的信念、團結一致的凝聚力和一股甚麼都不怕的魄力。工期雖緊,但是質量和效果卻得到領導的一致好評。「這確實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其實在準備上還略顯倉促,但這是個機會,硬頂着也要上!」曹荻明說。
作為元懋翔1758的首席設計師,曹荻明並沒將自身的才華與理念束之高閣,而是廣「接地氣」。雖然百姓收藏單價低,但這並不影響他對這部分產品的堅持與信心。他認為,百姓收藏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文化能夠帶入家庭、影響家庭,才能實現真正的傳承。曹荻明的經典設計是把金絲楠傢具下角料製作成安神助眠枕,並獲得國家級專利。還有金絲楠涼席,橄欖核做成、可以放速效救心丸的小藥罐,七彩天目釉茶杯裡面嵌入純銀蓮花或金魚以達到淨化水和防毒養生的養生茶杯等。
「收藏級產品顯然佔成交額比重更高,但真正廣泛接觸大眾的,還是一些沒利潤的服務類產品。」曹荻明舉例說,「最明顯的是我們推出的盤串神器,現在幾乎是行內玩家人手必備,其實就是專門用於盤手串的麂皮布袋。幾塊錢一個,一年要賣上萬個,因此我們也間接創造了下游產業的就業機會,一個品牌拉動了整體產業鏈的發展。」
今年年初,曹荻明在歐洲考察期間碰到一個華人正在用他設計的盤串神器在盤手串,瞬間感覺非常親切。他覺得,這就是一種中國文化的維繫。他笑着說,能在國外碰到老外用元懋翔的袋子盤手串,自己才覺得驕傲和自豪,小小文玩,也可以承擔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重任。
曹荻明還有一顆公益心,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曾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紫檀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國家大劇院、北京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北京語言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等博物館和高校舉行工藝講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社會傳播正能量,樹立行業道德標準,傳播祖國偉大的民族文化圖騰。
|